錦湖輪胎是全世界十大輪胎企業之一,為包括通用、北京現代、上海大眾等汽車廠家提供配套輪胎,是中國國內配套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錦湖輪胎天津有限公司是其在中國投資的第二工廠,作為一家跨國企業,錦湖輪胎什么情況下才能嚴格按照作業標準生產呢?為何記者以下是節目現場及記者暗訪實錄:
2010年,我們國家的汽車產銷量已經達到了1800萬輛,汽車消費現在已經走進了我們的千家萬戶,隨之,人們對汽車的安全是越來越關注了。
內幕人士告訴記者,輪胎制造過程中一些廢掉的半成品會進入新料中再次使用,為了保證輪胎品質,錦湖輪胎制定了嚴格的作業標準,規定在市場上零售的膠品,只允許采用少量返煉膠。內幕人士告訴記者,標準規定的是一套,可錦湖輪胎實際操作的卻是另一套。
內幕人士:“我們現在為了減少成本不按照比例摻,就是全部使用返煉膠,整個輪胎的性能就全降下來了。”
難道錦湖輪胎制定和執行的真的是兩套標準嗎?2010年夏天的一個晚上,記者直接來到錦湖輪胎天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在返煉車間記者看到,經過返煉的膠重新打上標號。
原來3或者4開頭的是返煉膠,1開頭的是原片膠,錦湖輪胎又是怎么使用這些返煉膠的呢?按照公司作業標準規定,標準是3:1,就是3分原片膠中摻入一份返煉膠。紙上的1366表示此時生產線上使用的正是原片膠,令人詫異的是記者走近一看卻發現,三盤中有兩盤是1366的原片膠,另一盤卻是4366的返煉膠。
記者:你們這應該比例是多少?
工人:我們這兒應該是3:1。
作業標準規定,胎面的原片膠與返煉膠比例是3:1,實際上是2:1已經明顯超出公司作業標準規定。
不僅如此,一些已經印上白色的膠被工人加入料口。
記者:這又是什么膠呢?
工人:這個膠出來就是這樣的。
記者:這是打回來的是嗎?
工人:對。
原來這是不合格的胎面半成品,居然不經反煉,就直接摻入胎面生產中了。這樣一來,原片膠所占的比例更加稀少,將直接影響胎面的性能。僅僅是胎面的生產存在這樣的問題嗎?記者又來到輪胎氣密層車間,氣密層是輪胎的核心部分,如果反面膠摻入過多,會產生一系列安全隱患,所以作業標準規定的更加嚴格。返煉膠與原片膠的比例僅為1:6,這里的實際生產標準又會是怎樣的呢?氣密層入料口上面的顯示器顯示1350,表明正在進入入掉口的膠料是原片膠,可是記者挨個察看,一都片沒找到。進入氣密層入料口的三片居然都是3350的返煉膠。在另外一個氣密層的加工車間,記者再次看到了相同的一幕,正在送入料口的全是標號為3350的返煉膠。
工人:全是3350,都是返煉,我那邊也都是。
作業標準規定,氣密層是6份原片膠中只能摻入一份返煉膠,實際上都是返煉膠。記者了解到,半成品都是由好幾種膠料復合而成,性質大不相同,返煉時必須將性質不同的切掉,否則可能造成輪胎鼓包甚至爆胎等危險后果。
工人:以前切。
記者:為什么不切?
工人:他不讓我們加班了。
錦湖輪胎既然制定了嚴格的作業標準,為什么實際生產中不執行呢?
內幕人士:“不用的話只能以廢品的價格被賣掉,成本就會上來,這個價格賣的話很便宜。”
錦湖輪胎是全世界十大輪胎企業之一,為包括通用、北京現代、上海大眾等汽車廠家提供配套輪胎,是中國國內配套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錦湖輪胎天津有限公司是其在中國投資的第二工廠,作為一家跨國企業,錦湖輪胎什么情況下才能嚴格按照作業標準生產呢?
內幕人士:“按正常比例,就是有配套廠家來認證的時候,比例改成作業標準的比例,其它時候基本上,只要是有返煉膠的時候,都是不按比例,有的情況嚴重一些。”
2011年1月,記者來到錦湖輪胎進行正面采訪,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作業標準,胎面與胎側比例是3:1,氣密層則是6:1王科長告訴記者,錦湖輪胎是一直按照作業標準生產的,因為他們知道返煉較摻入過多將影響輪胎的性質。
A如果說別的膠料攙入以后,秘密性不好,輪胎會產生行駛中跑氣的現象,查還查不著。
錦湖輪胎強調他們會嚴格按照作業標準,難道這種現象只是偶爾發生嗎?事實上記者曾不只一次到錦湖輪胎暗訪,這是記者第二次暗訪時的場景,一盤是1385的原片膠,一盤是返煉膠,比例應該是3:1實際作業比例竟然達到1:1。
而在氣密層車間,三盤膠料中有兩盤是標號為3350的反煉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