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名牌產品,消費者自然而然地會與價格高、質量優、服務好等字眼聯系起來,但事實上,一些名牌產品也常常是“弱不禁風”。從去年11月至昨日,蘭溪市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接到關于各類名牌商品的投訴32起,主要涉及服裝、鞋類等,其中不乏耐克、阿迪達斯、BOSS、奧康等知名品牌。蘭溪市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公開了這些案例,一是提醒消費者不要“唯名牌論”,消費任何產品時都要睜大眼睛,二是警示廠家應對“名牌”二字負責。
名牌鞋子也有毛病
去年11月15日,汪女士在蘭溪市區奧康皮鞋專賣店購買了一雙皮鞋,沒細看就拎回了家,穿時才發現兩只鞋子的鞋頭大小不一,影響正常穿著。與商家協商不成,汪女士向蘭溪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投訴。經12315工作人員調解,經銷商收回問題皮鞋,更換了一雙相同款式的合格鞋子。
去年11月21日,在蘭溪市區一家中學就讀的小藍,在商場特步專柜購買了一雙價格為269元的運動鞋,回到家后穿起來發現兩只鞋子的鞋底厚度竟然不一樣,一只鞋子薄一只鞋子厚,穿起來兩只腳感覺不一樣,很難受。而商家卻不承認有問題。小藍投訴到蘭溪市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經工作人員調解,最后商家同意更換一雙相同價格的鞋子或其他鞋子,價款多退少補。
消費者潘先生平時經常運動,也喜歡穿運動鞋。2月2日,他在蘭溪市區一家商場的耐克專柜購買了一雙鞋子,售價為498元,穿了兩天就脫膠了,正月里到商場換了一雙,換回來的鞋子穿的時間更短,才一天時間鞋子又出現了脫膠。潘先生與商家協商要求退錢,協商不成無奈投訴到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經工作人員調解,潘先生最后收到了退還的鞋款。
名牌產品不能僅是價高
“花了580元錢買的衣服,才穿了一天扣子就破了。”去年12月31日,葉女士在蘭溪一家商場的阿迪達斯專柜購買了一件衣服,誰知道才穿了一天衣服扣子就破了。后來,經銷商在本地找裁縫將衣服修補了一下。消費者不滿意,向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投訴。經調解后,商家最后把問題衣服寄回廠家,直到今年1月21日才收到廠家修補好的衣服。
1月8日,市民胡女士在蘭溪市區的一家商場購買了一件“言語天堂”牌的羽絨衣。衣服標價為1129元,打完折后為450元。拿回家后還沒有穿,胡女士就發現衣服有多處掉線,質量不好,同時還發現衣服商標上竟然有錯別字,大失所望。胡女士要求退貨,商家不同意。胡女士于1月12日向蘭溪市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投訴。經調解后,經銷商給胡女士掉換了其他款式同等價位的衣服。
今年春節期間,蘭溪市民張先生在一家商場的BOSS專柜看中了一款呢大衣,衣服售價高達1500多元。雖然價格很高,但想著穿起來效果不錯,加上又是名牌,張先生就下決心買了下來。哪知道沒穿幾天,衣服袖子就出現掉毛現象。后來,他將衣服送回商場,但是一直沒有結果。1月29日,張先生進行了投訴。經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工作人員調解,經銷商答應將衣服寄回廠家處理。
蘭溪市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一般來說,消費者總以為名牌產品質量就有保證,可以買得放心,所以喜歡選擇知名品牌,即使價錢比普通牌子貴許多也不在意。但是從近年來的投訴情況看,不少名牌產品卻一再讓消費者失望,主要是存在質量問題,經常會發現瑕疵。
“面對名牌產品如此多的投訴,名牌產品生產廠家是否應該深刻反思?”蘭溪市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廠家應該對“名牌”二字負起責任,不應該讓消費者在為名牌產品付出高價后,得到的卻是大打折扣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