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國內外執行雙重標準 工商局勒令LV15日內整改
不打折的lv質量打了折
7月10日,一條關于國際頂級奢侈品牌被處罰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當天,浙江省工商局正式對路易威登(中國)商業銷售有限公司作出處罰決定:責令停止銷售不合格商品,并限期15日內改正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29萬元;并處罰款46萬元。
此消息一出,令許多人尤其是LV的中國粉絲們大跌眼鏡。
LV公司向消費者道歉
前不久,浙江的祝小姐在浙江德基廣場一樓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簡稱LV)專柜,花1.8萬元購買了一只女式“三彩”手袋。幾天后,她發現包的做工存在問題,在幾番交涉后,德基的LV專柜為她更換了一只。
然而,問題遠沒有結束,和祝小姐一樣的很多消費者都得知——杭州LV專柜因皮包上缺少一塊“材質標樣”的標志而停業,“出現這種質量問題,我們找誰要說法?”不少消費者發出質疑。
一直以來,路易威登作為國際頂級奢侈品牌之一,讓無數人為之向往。LV從來都不打折,一個經典的LV錢包,價格大致在數千元左右,至于限量版的包包,更是在數萬元以上。如此昂貴的價格,LV產品幾乎成為不少消費者代表身份的一個特定的符號:成功和富裕,以致能夠擁有一個LV的產品,成為許多人追求和向往的目標。
針對消費者的質疑及投訴,浙江省工商局對LV產品進行了檢查,發現其產品質量并不合格。
2008年4月18日,浙江省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對LV杭州店銷售的背提包進行抽樣檢查,并于5月15日向路易威登(中國)商業銷售有限公司送達了不合格結果通知書及檢驗報告,同時予以立案調查。
檢測報告顯示,依據QB/T1333-2004(背提包)輕工行業推薦標準,被抽檢的三件LV產品由于無附帶主體材質的標樣,被認定不符合標準,其他項目實測結果均符合標準要求。工商部門根據檢測結果,要求LV公司在15日內決定是否提出異議。
據浙江省工商局介紹,在法定期限內,該公司未對監測結果提出異議,卻擅自將執法人員先行登記保存的不合格商品繼續銷售。
6月5日,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對LV杭州店內556件涉嫌不合格產品的背提包進行扣留,路易威登杭州店悄然關門歇業。
此后不久,浙江省工商局正式對路易威登(中國)商業銷售有限公司作出處罰決定:責令停止銷售不合格商品,并限期15日內改正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29萬元;并處罰款46萬元。
面對這起“質量門”事件,日前,路易威登公司通過媒體正式向中國消費者道歉,并且在巴黎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專門研究中國消費者的質量要求。
洋品牌質量問題頻發
在MSN中文網上的調查顯示,LV被判定不合格后,有36.88%的人因此對所有頂級品牌質量產生質疑,11.32%的人認為不能以偏概全,“大品牌的質量絕對有保證”。
事實上,有媒體報道,這不是浙江省工商局第一次對國外品牌下“重手”了。
2006年12月,東芝、富士通、NEC、HP等4個國際知名品牌的5個型號筆記本電腦被浙江省檢測為不合格。
2006年12月29日,一批西班牙、意大利等歐盟國家進口名牌皮鞋,因質量不合格,在杭州市郊某垃圾處理場被浙江省工商局集中銷毀。
2006年2月,鯊魚、都彭、博柏利、雅格獅丹等10個來自意大利、英國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品牌服裝,被浙江省工商局檢測出“不合格率高達近60%”。
“以前,我們也覺得洋品牌質量較高,所以對洋品牌的監管較為薄弱,然而,從2005年開始,逐漸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向我們投訴洋品牌的質量問題時,我們才開始重視起來,加大了檢測力度,結果發現幾乎一查一個準。”7月11日,浙江省工商局新聞處葉主任接受《法制周報》采訪時說, “實際上,我們進口品牌的檢測,在我們整個檢測中比例是不高的,2006年底,我們整個系統做了24000多個批次,進口品牌只有240個批次,只占1%,但這個1%里面,不合格產品的比例是比較高的。”
而國家質檢總局最新組織10地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口嬰幼兒服裝和進口內衣實施了專項抽查。結果顯示,一些洋品牌的不合格率竟超過50%。
與同類產品相比,這些產品有著不菲的價格,但在纖維成分、PH值、游離甲醛含量、色牢度、禁用偶氮染料、服裝標志等項目上卻存在多種問題。
“不要認為價格貴就說明是國外的好,很多只是品牌效應,從我們檢測的結果來看,其實國內很多產品的質量比國外要好得多。”葉主任說,他們將進一步加大對洋品牌的監管力度,扭轉人們對洋品牌的過度迷信,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國內外執行雙重標準
有專家認為,通過浙江省工商局對LV產品查處這一事件,暴露出國內與國外關于產品質量標準不一致的問題。
6月6日,浙江省工商部門對位于杭州市最繁華的武林廣場旁邊的LV專賣店進行檢驗,最后判定其商品不合格,理由是LV沒有背包材質的標樣(指材質小樣),違反了我國關于背包標準的規定。
面對浙江省工商部門的處罰,LV的反應可謂積極,路易威登中國商業銷售有限公司公關總監趙曉靜表示,他們將積極配合工商部門的檢查,并進一步進行內部自檢,目前,LV公司在國內其他城市的專賣店也在與當地工商部門溝通,決定是否將商品補上材質標樣,盡快使相應產品符合中國國內的相關標準。
有專家認為,LV的背包不合格主要是其質量不符合我國的進口產品標準,很多跨國公司往往因為傲慢與偏見,對我國的標準不管不顧,自以為是,自行其是,最終演變成了它們生產的產品不合格的事實。
還有專家分析認為,洋品牌屢屢“犯錯”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他們在國內國外執行雙重標準,從產品質量、技術標準、售后服務到危機處理,跨國公司在國內國外執行兩套標準的現象大量存在。(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4802117)跨國公司在“本土化”過程中,通常會按照所在國的國家標準組織生產和經營。由于我國部分行業標準低于歐美國家,同款產品在國內外形成了實際意義上的不同檔次。
另一方面是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民事訴訟法》、《產品質量法》等相關法律比較籠統,很多維權案例或很難勝訴,或即使勝訴也只能拿到微乎其微的賠償款,對違規公司來說如九牛一毛。
因此,有專家建議,正是由于我們不成熟的市場監管體系和法律制度的空缺,助長了跨國公司的違法行為,有關部門應盡快從法律層面上規范外企的經營行為。
對外經貿大學WTO研究院院長張漢林認為,無論是洋品牌,還是我們國內的品牌,無論是所謂的著名的品牌,還是一般的品牌,都必須對消費者有很重要的樣品標志,這個是很基本的一個要求,隨著國際摩擦越來越頻繁,不管是國外的品牌進入中國還是中國的產品出口到國外,大家都應該遵守同樣的游戲規則。
路易威登國內外執行雙重標準被勒令整改
2008-07-24 04:40 法制周報-e法網
上一篇:查獲冒牌LV皮具
下一篇:帝一秀冒充韓國服飾騙取加盟費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蘭蔻5年3檢不合格 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 2香奈兒等品牌面膜在香港被檢測出防腐劑
- 3藍月亮回應產品致癌說 稱加熒光劑符合國家標
- 4消費者痛訴:"潘婷"毀了我30年的秀
- 5美特斯邦威T恤衫涉嫌侵權 鄭淵潔為舒克維權
- 6拖鞋質量不合格 探路者起訴索賠
- 7雅芳在華再爆行賄門 四名中國區高管被解雇
- 8ZARA口頭承認產品質量有問題
- 9巴布豆和H&M等14種品牌不合格嬰幼兒服裝
- 10百盛君太等多家商場涉價格欺詐 遭發改委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