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曾在醫療美容行業工作多年的市民主動約見記者,想通過本報來揭露醫療美容行業的黑幕,他說這樣做的目的只是想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昨天,記者見到了這位爆料者高晉(化名),而立之年的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老成許多。他告訴記者,他在蘇城一家大型醫療美容醫院供職多年。談及醫療美容行業的黑幕,他說,現在美容行業看起來似乎很美,其實“臟”得很,可歸納為“四宗罪”。同時,他也表示,作為曾經的業內人士,他提醒大家,整容不要盲目。
一宗罪:牙醫也能做抽脂術
高晉介紹說,蘇州的醫療美容機構現在主要有三種形態,一是大的醫療美容醫院,二是診所,三是整形美容科室。前些年,后面兩種形式居多,但近兩年來一些專業醫療美容醫院漸漸多了起來,而小診所、科室的規模在漸漸萎縮。
美容行業興起是在90年代,當時剛開始進入蘇州醫療美容市場的是福建、廣東等一些地方的人。起先這些人做的大多是婦科、男性科、不孕不育等一些利潤較高的醫療項目,至于僅靠藥物維持的一些項目,比如高血壓、糖尿病,他們則很少涉足。
由于利潤豐厚,他們的資本積累一般很快。隨著勢力規模的擴大,這些人的“業務”范圍也不斷擴展,F在蘇城大部分美容醫院都是由這部分人在掌管著。成立一個醫院開辦一個科室需要具備一定資格的醫生,但真正會動美容手術的醫生現在并不多。高晉介紹說,現在蘇城在從事美容手術的10來家醫院中,每家醫院真正能夠動刀子的醫生不會超過2個,有的醫院甚至一個都沒有。如果有人去美容,咨詢員先跟你預約時間,到時醫院外請一個醫生過來走穴。
而這些醫院中,有職業資格證書的工作人員一半都不到,有的醫院為了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就把外地醫生的證書拿來充數。這些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是外聘的,有的工作人員以前是普外科的、或是神經外科的、甚至是牙醫,一到美容醫院就成了無所不能的美容專家了。“一次,一位婦女來醫院做抽脂手術,正好碰上手術高峰期,動手術的醫生不夠,醫院一位原來是牙醫的醫生居然就給這位婦女抽起脂來了。”高晉舉例說:“還有一些即使經常做手術的人可能也沒有基本的科學審美觀,他們中不少人只是憑感覺“動刀子。比如做雙眼皮,一些人完全是憑著感覺做,看看大概方位,用筆描描線條,一刀就下去了,造成嚴重后果是不足為怪的事情。也有些醫院、診所的老總和經營者整天想著如何圈錢、拉關系,導致自己單位的醫療人員隊伍紀律渙散,醫德敗壞,直接給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二宗罪:概念炒作天花亂墜
大肆炒作概念,包裝所謂的專家,是一些醫療美容機構慣用的又一伎倆。
高晉說:“比如一些醫院號稱聘請韓國專家進行手術,很可能就是一個幌子。實際上,據我了解,韓國全國整形美容專家加起來總數才500人左右,這500人當中,大部分人在韓國本土開美容診所,其余的在國內講學、做助手,到國外就業的微乎其微。”
另外,有些醫療美容機構大肆吹噓無痛美容、韓式雙眼皮等概念。實際上,也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但付錢的時候是兩個價,同樣的醫生、同樣的設備、只是因為在概念炒作時加了“韓式”兩個字,費用上就要增加一兩千元。
高晉解釋說:“無痛美容就是使用麻醉,這在前些年早就使用,現在只是換了個說法。也有的在用麻藥的過程中使用的針頭越來越小,或者采取先全身麻醉,再局部麻醉的手法,導致你痛感降低,就叫做無痛美容。至于韓式雙眼皮所采用的三點切開法,不但手法落后,而且效果不長久。醫院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因為手術風險低、痛苦小、容易做、好修補。但這些對顧客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如果這樣做的話,雙眼皮會幾年后又可能會恢復原來的摸樣。下次你如果再做,又要掏800-2000左右的鈔票。”
此外,醫療美容機構還有一個慣用的伎倆,就是給從業者加上許多亮晃晃的頭銜、稱號,這也是一些醫療美容機構包裝宣傳自己的一種屢試不爽的手法。有些醫院會給醫生加上專家、教授、學術委員等各種頭銜,但實際情況往往是,他們根本就沒有這些頭銜。高晉舉例說:“我所熟悉的身邊人中,就有一位做了20多年醫療美容的醫生,至今沒有醫療美容資格證書。也有的原先只是個牙醫,現在也稱呼自己為醫療美容博士。想來也覺得可笑。有的人可能確實是博士,但卻不是醫療美容博士,現在在這個行當內有這一稱號的還幾乎沒有。”
三宗罪:大肆賺取昧心錢
醫療美容是新生事物,許多市民對收費標準、技術要求并不熟悉,處于不知情的弱勢地位,而不良醫療美容機構正是抓住這一點,大肆賺取昧心錢。
就這一點,高晉說是“黑中之黑”:“比如注射隆胸,雖然國家早已明令禁止,但一些醫療美容機構還在偷偷地做。有的醫院注射隆胸成本只有1000元不到,但要收費5000-6000元。新區有家一直在外宣傳‘韓式隆胸’的醫院,據說一個月光隆胸手術費就有三十幾萬元,而其中二十幾萬幾乎都是注射隆胸賺來的。”
至于隆鼻手術,成本就更低。小的隆鼻假體成本只有十幾塊,100元左右的就算是比較好的,300-400元的應該就算是很好了,但往往手術做下來要收費二、三千左右。
還有抽脂減肥,這是醫療美容機構做的比較多的一個項目。按照一般標準,抽一個部位比如手臂就需要1000-2000元左右,再加腹部等部位,做一次就要付出好幾千元。一臺超聲波抽脂機的價格一般在3-4萬元左右,做幾個客人,成本可能就賺回來了。
而違規使用有關藥品是一些醫療美容存在的又一嚴重問題。高晉解釋說:“比如衛生部門明令禁止診所設立留觀病房。但有的醫療美容診所還是違規做全身麻醉,我就曾見過兩個顧客因為麻醉起了不良反應而險些送命的事情。另外,有的醫療美容機構還違規使用來源不明的肉毒素,造成顧客面部出現硬結,難以治療。”
四宗罪:惡意條款誤導顧客
如今整容成風,但美容事故也頻頻出現,消費者出現事故之后如何維權成了難題。高晉介紹說:“醫療美容事故頻發這跟醫療美容機構忽視行風醫德建設有關。而一些顧客忽視協議合同的簽署和自身權益維護,即使出了事也是啞巴吃黃連,只好自認倒霉。”
高晉介紹說,與顧客訂立不平等協議,誤導顧客消費,繼而推卸責任是一些不良醫療美容機構慣用的手法。在手術之前,這些醫療美容機構的工作人員往往會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協議,裝作給顧客看。然后叫他們簽字。這些協議條款都是單方面起草的,完全對院方有利,比如寫明“由于意外原因,手術效果可能與就醫者預想不一致,出現此類情況就醫者不得故意取鬧、索賠”等等。
在用協議條款誘導消費者的同時,另一方面,院方工作人員又會口頭竭力鼓動消費者做手術,吹噓手術效果如何明顯等等,等到顧客做了手術,交了費用,就一推了之。如果出了事故,消費者找到院方,院方就會找出種種理由來搪塞,或者干脆叫消費者去打官司。碰到比較“文明”點的醫療美容機構,他們會把你拉到一間早就安排好的“調解室”里,隨便給你點經濟補償就敷衍過去了。如果消費者維權意識比較強,有的醫療美容機構還會采取恐嚇、威脅的手段,讓消費者不要出聲。
所以,高晉提醒消費者,在動手術之前,相關協議一定要仔細查看。
從業者曝光醫療美容業黑幕 牙醫也能做抽脂手術
2008-03-11 14:57 江南時報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蘭蔻5年3檢不合格 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 2香奈兒等品牌面膜在香港被檢測出防腐劑
- 3藍月亮回應產品致癌說 稱加熒光劑符合國家標
- 4消費者痛訴:"潘婷"毀了我30年的秀
- 5美特斯邦威T恤衫涉嫌侵權 鄭淵潔為舒克維權
- 6拖鞋質量不合格 探路者起訴索賠
- 7雅芳在華再爆行賄門 四名中國區高管被解雇
- 8ZARA口頭承認產品質量有問題
- 9巴布豆和H&M等14種品牌不合格嬰幼兒服裝
- 10百盛君太等多家商場涉價格欺詐 遭發改委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