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金金額比獎學金高,且發放學生比例沒有上限,于是,部分學生就鉆起空子。目前正值高校新生報到高峰期,各高校為家庭生活困難新生特設的“綠色通道”成為這部分新生順利入學的有效保障。然而記者從部分高校獲悉,不少學校綠色通道服務站都遇到了外地學生手持已經蓋章的空白貧困證明的現象,引起高校對助學金發放資格認定的擔憂。
據了解,近年來國家助學金標準不斷提高,根據現行標準,獲得家庭生活困難資格認定的大學生每學年可獲得的助學金最多近萬元,在部分高校已經出現助學金標準高于獎學金標準的現象。由于助學金發放學生比例并無上限,能出具貧困證明的學生都可獲得助學金。因此,最近部分高校綠色通道服務站都遇到了外地學生手持已經蓋章的空白貧困證明的現象。學生助學金發放資格認定的重要性日漸凸顯。
首經貿新生綠色通道工作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高校并不具備核定學生家庭收入水平的能力,只要學生能出具符合資格認定標準的相關證明,即可順利獲得資助。雖然高校可拒絕接受已經蓋章的空白貧困證明,但如果是學生自行填寫表格,那么按現行規定,即可認定為有效證明。
據了解,目前高校學生家庭收入狀況由民政部門核定,而國家助學金發放則由高校負責。業內專家表示,空白貧困證明表面上只是高校貧困學生資格認定程序上的瑕疵,但高校無法認定學生助學金發放資格的漏洞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則會造成國家助學金的損失。事實上,高校中確實存在極少數拿著國家助學金但生活水平明顯偏高的學生。但是,即便學校發現這一現象,往往也無法取消這部分學生的助學金。
目前,這一問題已經引起市教委的高度重視。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迅速了解情況,在調研基礎上提出改進措施。 (記者 施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