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某學院為給新生騰宿舍,大四學生“被實習”。漫畫:唐春成
87.1%的人感覺大學生實習存在造假現象
75.4%的人認為大學生實習造假會導致高校教育和社會需求脫節更嚴重
目前,大學生實習經歷造假已成“公開的秘密”:謊報實習時間應付學校規定、一天也沒去實習竟然能寫出洋洋灑灑的實習報告、還有不少大學生覺得實習造假可以理解……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中心,對1895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7.1%的人感覺當前大學生實習經歷存在造假現象,其中44.1%的人覺得“非常普遍”。 27.7%的人坦言自己的大學實習經歷造過假。受訪者中,在校大學生占8.8%,已畢業大學生占72.3%。
65.1%的人認為大學生實習經歷造假是“為了順利畢業”
大學生實習經歷為何造假?調查發現,65.1%的人認為首要原因是“為了順利畢業”; 50.7%的人認為原因是“實習意義不大,為了應付學校”; 47.5%的人認為原因是“學校對學生實習管理不嚴”。
天津某大學大四學生李蘭(化名),一直在全力備考研究生。她的學校規定的實習時間是大四的寒假和大四下學期第一個月,這個時間恰好是考研復試的時間,其他時間段的實習經歷學校又不認可。她不知道該怎么辦,就去咨詢了指導老師。沒想到老師說:“我不管你去了哪里實習,實習期間做了什么,只要有實習單位蓋的章,規定材料齊全,時間在學校規定的范圍內就行,你明白了嗎?”
中國移動培訓師高星星表示,自己上大學時,學校要求學生必須交蓋有單位公章的實習鑒定表。有的宿舍里一個學生父母的單位公章比較好蓋,就把全宿舍同學的實習鑒定表都搞定了,實際上他們根本就沒去這個單位實習。
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榮榮認為,一些學校在實習時間的安排上不夠合理,與考研或者完成畢業論文等時間沖突,學生自然就會想法設法應付學校。實際上,學校是希望通過實習報告和鑒定的形式,督促學生在參加實習后思考自己的收獲,經歷一個內省的過程。
已工作3年的段先生回憶,自己當年沒參加過實習,但是學校規定不交實習報告,就不給畢業證。后來他想辦法,在學校旁邊的眼鏡店蓋了一個實習單位的章。“那時自己也郁悶,因為我是學財務的,造假太不應該了,但是拿不到畢業證,怎么找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系教授林新奇表示,目前大學生的實習狀況不平衡,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找到滿意的實習單位。“現在一些學校把實習責任完全推給了學生。其實實習單位不應該讓學生自己找,因為一些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實習單位就只能造假。”
本次調查發現,盡管46.9%的人明確反對大學生實習經歷造假,但也有31.7%的人表示這種現象可以“理解”。
段先生在找工作時發現,他實實在在說自己沒有實習過,幾乎所有單位都把他拒之門外。“不得已我只能造假說自己實習過幾個月,結果成功了!我感覺,造假是學校、社會在逼著我們這樣做,我們只能接受這樣的游戲規則!”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中,46.2%的人認為大學生實習經歷造假的原因是“受社會造假風氣影響”;還有24.8%的人認為原因是“法不責眾,跟風造假”。
其他造假原因還包括:為了豐富求職簡歷(46.9%);實習單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42.8%);實習期和考研準備沖突(30.9%);不想參加實習,只好造假(26.4%);為了獎學金(16.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