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學民憤難平!!!
大連革鎮堡附近一所小學,因為小楠與同學說話間罵了鄰班梁老師一句“彪子”,被梁老師要求道歉。雖然父母委曲求全,提出在全校師生面前公開道歉,仍未獲同意,只好按照梁老師的意思,花260元在報紙上登了一份公開道歉信。而最新的進展是,該老師被大連市甘井子區教育局處以扣除全年校內津貼、依據規定解除合同的處理。大連市甘井子區教育局同時表示,將以此事為鑒,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師德大討論,加強對教師師德教育和警示教育,也歡迎社會各界對學校進行監督。
支持
有違師德要求
不該再任教師
實事求是地說,梁老師在處理這個問題上太過火了。孩子只是無意中的一句戲言。對于孩子,只不過是私下里交流對老師的看法,說說老師并沒有多少對老師的不敬。對于孩子,這只不過是他們游戲的一個部分,與道德、人格是毫無關系的。而即使就是說老師,也要考慮孩子的頑皮天性。
而且,孩子知道錯了,家長也登門道歉,老師就應該心胸寬廣些,不再計較。因為作為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成形。歸根到底,育人遠比教書更重要。如果老是這么睚眥必報,如何教育好學生呢?
所以,梁老師已經不適宜再從事教育工作,而將梁老師除名,也能夠提醒為人師表的每一位老師,能夠吸取這樣那樣的深刻教訓,進而充分尊重學生享有的尊嚴、人格、人身、名譽等基本權利,切實讓“教育暴力”早一天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在教書的同時教會學生做人。當然,有個前提是,老師也必須先學會做人。(李敏)
批判
教學生如何做人
老師應以身作則
老師辛辛苦苦教書育人,學生不懂得感恩,反而破口罵老師,確實非常尷尬,想必任何一個老師都難以忍受。但問題是,學生畢竟是學生,或者說學生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總不能像在大街上被陌生人痛罵一樣,要么潑婦罵街般以罵制罵,要么拳腳相加般以暴制罵。總而言之,必須以禮相教,以德服人。
說的也是,學生罵老師固然不對,明顯有損師道尊嚴。我們理解被罵老師當時的心情,也明白其要求道歉的用意。說白了,無論如何都該批評教育。
實質上,要化干戈為玉帛,批評教育不可或缺,重要的是,作為老師,要有寬宏大量般的容人之心,可謂得饒人處且饒人,何況,是自己的學生,縱然千錯萬錯非批評教育不可,也要適可而止。所以,必須帶著愛心去感化和引導使其認識到罵老師會讓老師傷心,進而糾正錯誤行為,即便直接要求道歉也無可厚非,但說一千道一萬,是不能帶著仇恨或打擊報復的心態去解決問題的。
一來沒必要小題大做,大動干戈,一根筋般只顧所謂的挽回尊嚴,卻忽視了方式方法;二來也要有憐憫之心,避免給當事學生增加負擔和造成傷害,當然也要把握好分寸,以免適得其反,甚至搬石頭砸腳。換而言之,也就是說,在全校師生面前道歉不妥,登報道歉更不妥。否則,在全校師生面前道歉都不行,還必須登報道歉,那就大錯特錯了。
如此一來,道歉的是學生,顏面丟盡的卻是老師。一方面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也不具備現實意義,反而可能增加當事學生負擔,讓其抬不起頭來做人,危害就更大了;一方面反倒把自己牽扯進去,淪為千夫所指對象,要是認真起來,該老師可能牽涉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問題也不小,到頭來,千真萬確只有輸家沒有贏家,很是可悲可嘆。(李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