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全力救治受傷學生。(圖片來源:云南網)
昨日,“丘北馬車校車事故”有了新進展,當地政府召開了一個新聞通氣會稱,兩名死亡小學生每家將分別獲賠30萬元,賠償的主體是肇事貨車司機,賠償協議已經簽了。李宏林還說,相關部門正在加緊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責任,對有關事故責任人員進行處理。
安全:
家長簽過安全協議
記者了解到,2009年9月,大矣堵小學拆除破舊的校舍后,準備建蓋新的教學樓。馬場村與橫山村原來在該小學就讀的104名小學生,于是也就被分流到了貓貓沖小學就讀。學生分流后,大矣堵小學于是與學生家長簽訂了一份接送學生上下學的協議,明確由學生家長負責接送學生上下學。
村民反映說,學生進行分流后如果要去貓貓沖小學讀書,如若不簽這份協議,就不讓孩子讀書,帶有很大的強制逼迫性。在貓貓沖小學,記者終于見到了這份由學校與學生家長所簽訂的協議,上面還有家長的簽字、手印和學校的公章。
這份安全協議明確規定:“家長如不能在規定時間內接送學生,出現事故學校概不負責。”說起這份安全協議,貓貓沖小學的負責人張建廷說,都是家長自愿的,并沒有什么逼迫性。簽訂協議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家長更多履行責任,確保孩子上學安全。
那么,在這起事故中,學校就一點責任也沒有了嗎?張建廷表示,既然事故發生了,學校肯定是有責任的,至于到底有多大責任,要等上級有關部門調查后才能認定。
丘北縣教育局又是如何認為的呢?丘北縣教育局副局長趙承生說,學校撤并以后,確實給當地部分學生上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教育部門開展的安全隱患排查中,確實存在一些漏洞。之所以簽訂這樣的安全協議,主要還是從學生的安全因素等方面來考慮的,另外一個方面也是督促落實家長與學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大矣堵小學,明年3月就能投入使用了,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有了這份協議就意味著沒有責任了嗎?趙承生承認,學校在對學生的安全監管上,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教育局作為教育主管部門,也負有一定的責任。
賠償:司機拿得出60萬嗎?
在昨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丘北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宏林說,目前轉至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醫院的9名傷員和13名在丘北縣醫院接受治療的傷員,依然在繼續接受治療。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事故的責任認定還沒有出來,責任劃分還沒有個說法。但是李宏林在通報中說,目前已經協調當事人和死者家屬達成理賠意愿,死者每人獲賠30萬元,賠償金完全由肇事司機承擔。也就是說,事故調查結果還沒出,貨車司機吳祖學就已成了賠償主體。
當初,有關部門對死者家屬只提出9萬元賠償,兩家人沒同意。那么這30萬元的賠償方案,到底是如何出籠的呢?李宏林說,是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達成的賠償意愿。記者經過求證,原來是在丘北縣交警大隊和八道哨鄉負責人與死者家屬的多次協商下,才最后達成了賠償方案。而且雙方已經簽訂了賠償協議和保證書。作為甲方的肇事司機一次性賠償死者家屬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相關費用30萬元整。保證書上特別明確:家屬自愿放棄其他一切賠償的權利。對這個金額,兩位遇難者的家屬都表示基本滿意。
肇事司機的“大包大攬”,難免在程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次性拿出60萬元,作為農村的肇事司機,他拿得出來嗎?
答復:否認又有兩名學生死亡傳聞
新聞通氣會上,丘北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宏林介紹,此次事故共投入救護車11輛,醫護人員106人。截至12月23日上午8點,22名受傷學生,傷情基本穩定。但是令記者感到意外的是,22日晚上11點左右,一個網友發微博稱,他通過在醫院的朋友得知,又有兩名小學生因為醫治無效已經死亡。
在昨天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記者就“又有兩名小學生醫治無效死亡”這一問題向丘北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宏林求證,他答復說:“兩名小學生死亡的數字,是肯定,目前沒有增加。” (夏體雷)
丘北整頓馬的士農村更需要校車
在昨日的新聞通報會上,丘北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宏林說,縣公安、教育、交運、運管、交警大隊、安監等部門將對全縣學校交通展開拉網式的排查,還將對全城的“馬的士”展開清理整頓。記者了解到,事故發生后,雖然“馬的士”校車已被全部勒令停止營運,但是卻難以徹底解決中小學生上學難的問題。李宏林說,現在整個丘北縣只有192所中小學,因為資金問題,所有中小學都沒有配備校車。針對這一問題,他們將安排工作人員到各鄉鎮,進行督查教育,進一步加強學校交通安全管理。
馬車,可以說是丘北當地的一大特色。彩篷馬車,一般是三排座位,可以坐六七個人。每到春播秋收季節,當地村民都趕上自家的馬車,幫助耕地、拉地、收糧。馬車除了這些用途外,最大的特色是拉載游客在附近的景區旅游、玩耍,順便也成為當地學生上學的必備交通工具。據介紹,就連普者黑景區里,目前都有小型馬車80多輛,還被美名成“特色交通”。
在丘北縣城里的一些主要街道上,形形色色的“馬的士”隨處可見。當地人說,之所以“馬的士”那么火爆,最為主要的原因是附近進城村民圖的就是一個便宜,只要一兩元錢就可以從郊區進城,而乘坐城鄉公交車,至少也要5元左右。
矣堵村是一個小村莊,也是一個馬背上的村莊。公路穿村而過,最多的還是彩篷馬車。只要是趕集的日子,村與村一線隨處可見載滿客人的“馬的士”。為了滿足當地學生上下學,一些村民干脆用自己的馬車,專門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除了旅游旺季外,平時這些“馬的哥”,總是在村與村之間招攬生意。因為這些彩篷馬車,價格便宜,條件是隨時可以停車。一抖韁繩,馬籠頭上的鈴鐺就響,一簸一搖地就開車了。
據當地交警介紹,這些“馬的士”車主多是當地人,管理難度很大。當地交警說,“馬的士”與其他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往往很難甚至無法處理,且極易引發治安案件,已經成為了一個“頑疾”,成為丘北縣城周邊最大的安全隱患。
采訪中,有關人士紛紛呼吁說,那些偏遠地區孩子們更需要有安全保障的校車。因為在城市里,沒有校車,還可以坐公交車和私家車,但在農村,特別是山區,既沒有公交車,也很少有私家車。學生們如果不坐馬車、牛車、農用車,就只有不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