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高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經銷商跳樓
2010年7月8號上午9時,一名男子在志高空調總部營銷大樓縱身跳下導致斃命,逝者家屬事后對媒體宣稱“該名男子是因志高產品質量問題無法與志高公司退換貨而導致輕生”。目前,有關此事件警方已介入調查。
7月8日10時許,當湖南株洲市攸縣總代理廖新平趕到位于佛山市南海里水鎮的志高公司營銷總部,就發現該樓已經被警方的警戒線圍起來了,并得知一經銷商剛剛在總部跳樓身亡。該廠保安正在阻止拍照,并強行要求已經拍照的經銷商刪除照片方可離開。
當時在場的一名河南經銷商姚先生告訴記者,他們購進的志高牌蚊帳空調不制冷,壓縮機老跳機,商品均無法銷售出去。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在7月初就找到志高總部,有的已經在南海里水呆了好幾天了,問題一直到不到志高方面的重視和解決,最終釀成悲劇。“龔某投資大,廠家又遲遲不解決,就在志高總部跳樓了。”
“他是一個很開朗外向的人,思維很清晰很有條理。我覺得不單單是錢的問題,人不至于把生命價值寄托在幾萬塊錢上。而是廠方處理這個事情的問題以及他承受的壓力大。”與龔某一直有聯系的經銷商楊先生在采訪中告訴記者。
另一名與龔某相熟的經銷商何先生則當場驚嚇得無法站立,幾天下來都沒有胃口進食。他回憶起龔某臨走之前抓著他的手說,這事由他來解決,你們放心。當天去志高廠區之前,大家還在四處詢問他的蹤跡。沒想到,他用的是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
悲劇發生后,全國各地的經銷商聞訊陸續趕來。截至7月8日傍晚,已經約有30余名全國各地的經銷商聚集在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到現場集體維權的幾十名經銷商群情洶涌,強烈要求志高公司高層出來對話。隨后,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制冷設備事業部總經理丁小江、科優美負責人出現在了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制冷設備事業部的辦公室的談判桌上,談判一直進行到晚上12點多,最后與會各方形成了一個各方確認會議紀要。談判會上,志高出示了一份《致廣大經銷商朋友的溝通函》,該函承諾所有產品均免費包退包換,但該函落款的日期提前了兩天,標示為2010年7月6日。
但提前到達的經銷商都表示, 7月6日他們并沒有接到過任何溝通函,這個函明顯就是為了搪塞經銷商和跳樓事件的,志高明顯在作假。
當晚凌晨,志高公司分別用兩輛大巴把筋疲力盡的經銷商送到遠離南海里水的佛山一賓館安置,并規定隨后只能各方派兩名代表進行談判,多一個人都不予接待。
隨后,陸續趕到的經銷商,就連志高的廠門都進不了,志高已經加強了保安力量,有經銷商出現就進行驅逐。
志高“返廠”質量門,3C認證遭質疑
悲劇發生后,志高在7月10日發布的《聯合公告》承諾:所有經銷商(或消費者)認為不能滿足使用需求的本批次產品均將在本次返廠產品范圍內。經銷商朋友對本次返廠產品有權選擇退貨或換貨。
但志高的這一莊嚴承諾,并未被廣大經銷商和消費者認可,對志高稱為“返廠”而拒絕用“召回”的措辭頗有看法。
廣西一代理商指出,像這種大面積出現的產品設計缺陷與質量問題,志高應主動實施全部召回制度,而非采取被動的“返廠”政策。其實其返廠政策已遠遠超出了召回的程度,包括可以退和換,但志高就是拒絕采用這一國際通用的做法,是害怕因此承擔相關賠償責任,所以就隱晦的美其名曰“返廠”,用以規避社會責任,愚弄廣大經銷商和消費者,手段極其卑劣。
與死者龔某一同在福建做志高牌蚊帳空調的經銷商陳先生告訴記者,龔某大概購進二三十臺貨。“我聽他講,他還自己為這個項目做了一個蚊帳廠,租用辦公樓,所以前期投入包括廣告等費用比較大。龔某跟在我后面做,我的貨5月25日到手。但是,這批貨的質量問題不久被發現。蚊帳空調過了35度就出現壓縮機跳機、不制冷的現象。顧客在蚊帳里睡覺像洗桑拿一樣。賣出去的貨到最后還是因為質量問題一一回收。”
記者調查發現,全國大規模集中爆發蚊帳空調質量問題的時間為6到7月份之間。記者在志高蚊帳空調網站上看到,蚊帳空調的幾大優勢:省電省錢,290w整機功率,每晚10個小時平均耗電量僅2度電;結構緊湊,體積小,僅0.04立方,重量輕,整機14公斤,易于攜帶;一體式設計,方便安裝。
志高蚊帳空調網站宣傳
據網頁介紹,空調蚊帳屬于志高的自有品牌,已通過3C認證。記者從高菱公司發來的編號為2010010703389895的“認證證書”上看到, “空調器(窗式空氣調節器),規格KT2C-4 220V~ 50HZ,型號R134a,符合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CNCA-01C-016:2007的要求,特發此證。發證日期為2010年1月28日。”
而記者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上查詢結果是,發證日期為2010年4月12日。高菱公司市場部經理梁小姐說,這個我們也不清楚,原來一直都是寫一月份發證的。
記者調查發現,志高公司對此款產品不斷進行改進,從最初的290W、接著推出350W、470W、到現在的純窗機配置547W,壓縮機頻繁更換配置。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廣州分中心認證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產品的關鍵零配件變更,按照認證實施實則,產品就得重新檢測再次實施認證,原來的認證不能覆蓋變更了關鍵零配件的產品,如果企業還貼原來的認證標志,則視為冒用認證。
“像志高這種頻繁變更零部件進行的改進產品,不可能那么快拿到3C認證。因為正常做一個3C認證,要經過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再上報北京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審批,最快的時間都要三個月。建議質量技術監督機構對志高的這種產品進行執法檢查,檢查他們的3C認證是否真實有效。”業內人士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