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冰箱門“砸”不如“訴”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大錘、滿地的玻璃、成群的記者和攝像機。昨天(20日)早上,北京西門子總部上演了頗具戲劇性的一幕。網絡名人羅永浩揮起大錘,砸爛了音樂人左小祖咒(微博)、作家馮唐及羅永浩自己的三臺冰箱,借此督促西門子公司盡快承認冰箱門的質量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案。(11月21日中國廣播網)
事先有兩點聲明。其一,羅永浩砸冰箱,我們無權干涉:一者,冰箱是他們家的私人財產,想怎么砸就怎么砸;二者,他們砸冰箱,并未影響他人的公共安全;三者,他們砸過之后已將垃圾掃得干凈。如此這般,接下來,如果還繼續往下“砸”,那是人家的自由。其二,羅永浩家的冰箱質量有無問題,責任到底在商家還是消費者,作為旁觀者,筆者目前不敢妄加評論。
言歸正傳。羅永浩這樣“砸”下去總不是個辦法。在我看來,“冰箱門”:“砸”不如“訴”。
“冰箱門”,羅永浩訴西門子,正常情況下,最多“走三步”“第一步”,消費者向商家投訴,商家及時受理;而現在是,商家提出必須上門檢測才能得知冰箱門關不上的原因,羅永浩卻拒絕接受服務;此路不通,那不妨走“第二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請求協調解決問題;如果此路再走不通,“第三步”,還可以訴諸法律而“對簿公堂”。
消費者遇上矛盾和糾紛,可以通過微博“廣而告之”,也可以去“砸”,但“微博”不是消協,更不是法院,而單向的“砸”是砸不出個賠償結果來的,最終解決問題還是要“實事求是”,矛盾的雙方必須“面對面”,或通過“第三方”來“兩面對一面”,這才是“人間正道”。
羅永浩揮大錘怒砸冰箱,誰讓消費者不理性?
羅永浩揮大錘怒砸冰箱,誰讓消費者不理性?
劉偉雅
大錘、滿地的玻璃、成群的記者和攝像機。20日早上,北京西門子總部上演了頗具戲劇性的一幕。網絡名人羅永浩揮起大錘,砸爛了音樂人左小祖咒、作家馮唐及羅永浩自己的三臺冰箱,借此督促西門子公司盡快承認冰箱門的質量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案。(據中國廣播網)
這不是行為藝術,而是一次維權行動,但這起維權行動多少顯得有些不理性。但是如果了解整個事情的原委,就會覺得這種“不理性”行為也是無奈之舉,是因為理性與廠家交涉無果被迫而為的行動。
“一分錢一分貨”是很多人都認同的道理。所以,大家寧買貴的“外來貨”,不買便宜的國產貨,認為貴的、外來的商品質量就高。很顯然這是人們心理上的誤區,因為大品牌不一定就質量好。就像西門子這樣一個國際品牌,它們的冰箱不過兩年內就出了質量問題,而且更關鍵的是,不僅產品質量有問題,服務質量也有問題,因為問題出現兩個多月來廠方沒有積極耐心地解決問題,還托辭各種導致不關門的理由,顯然是沒有拿出誠意。
應該說,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線,服務是企業的形象,一個企業要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保證產品高質量,同時也要保證服務高質量。這樣看來,西門子顯然做得不夠,即使相信他們冰箱質量問題確有其他原因的理由,他們的服務質量問題也不得不令人堪憂,讓消費者大費周折得不到滿意的結果。其實這樣做遠比道謙給企業的形象和品牌帶來的影響大得多。
不可否認,一些外資企業堅持一個品牌多種標準。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服務,本國一個標準、歐美國家一個標準、中國一個標準,這在國內很多產品、服務中都例可證,實在令滿懷期待的中國人大跌眼鏡。消費者是弱者,他們選擇企業和品牌是因為對這些企業相信,所以,“砸冰箱”也是一種警示,外資企業想生存和發展,就要在產品和服務質量上都取勝,而不要讓消費者維權無門,上演一場場“砸冰箱門”。
鐵錘砸冰箱,“暴力維權”逞的是哪股瘋?
鐵錘砸冰箱,“暴力維權”逞的是哪股瘋?
2011年11月20日,北京,羅永浩和其他一些志愿者來到北京西門子總部進行維權活動,用鐵錘砸爛三臺有質量問題或設計缺陷的冰箱并遞交書面要求行動,督促西門子公司立即改正拒不承認產品問題、推卸責任、忽視消費者訴求的惡劣做法,并召回有問題的冰箱,被砸的冰箱分別為音樂人左小祖咒、作家馮唐及羅永浩的。(騰訊)
看到網絡名人們的“暴力維權”行為,俺淡然的一笑了之。這種方式早已作古,并不新鮮。砸汽車的有吧,用毛驢拉汽車的也有吧,換湯不換藥,雖然有很多人圍觀,但真的能解決好問題嗎?
網絡名人通過這一砸的“暴力維權”,可能更加的有名了。在各種媒體的傳播之下,名聲大震,聲望遠播。也算對得起手掄大錘付出的氣力了。說實話,俺在這事這前,還真不知道這些名家大蝦的名號。
掄錘的是名人,擁有問題冰箱的還是名人。此洋品牌冰箱可能爛到了極致,中國的名人們對你百般寵愛才請回家用,如此不給力,名人很生氣。砸你沒商量,維權維到底。看著被大錘砸得七零八落的冰箱,名人們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當初為啥選擇了如此爛質量的它?
國人當努力,國貨要自強。有人在評論中質疑這些砸冰箱的名人們,為啥不用國貨?俺啞然了。思索良久,不得答案。
反觀“暴力維權”,場面轟轟烈烈,效果十分明顯。起碼,讓大家知道了:某洋品牌的冰箱靠不住,名人的高雅也靠不住,誰急眼了都可能瘋一把,暴暴粗口,動動粗手粗腳。
名人們具有榜樣和導向作用。維權有多種辦法,非得掄起鐵錘上演這種陳年老劇么?于個人素質來說,貌似有知識、有文化的名人們不該做這樣的事。掄起鐵錘野蠻施暴的行為,雖然逞了一時之快,也可能得到了策劃的應有之效,但對社會的影響并不正面,這種導向不該提倡。
名人們應該負起社會責任,無論說話辦事都該有個名人樣。起碼的標準,應是做事要理智,言行有分寸,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和文明舉止影響周圍的人,促進這個社會進步。而不是把臟口掛在嘴邊,把暴力帶在手上。
維權是必須的,但還是文明一些比較好吧。
羅永浩砸冰箱與張瑞敏砸冰箱的對比邏輯
羅永浩砸冰箱與張瑞敏砸冰箱的對比邏輯
羅永浩砸冰箱難免讓人想起多年前海爾前總裁張瑞敏,同樣都是砸冰箱,張瑞敏砸出來的是國產品牌力爭上進的志氣,而羅永浩砸出來的是消費者維權不得無處投訴的怒氣。一個是土生土長的民族品牌,一個是享譽世界的洋品牌,二者產品的價格在賣場里不可同日而語,反觀兩者對待產品質量的態度和對消費者的責任感,更難免讓人心意難平。
11月20日上午,老羅英語培訓創始人羅永浩揮起大錘,在西門子大廈前用鐵錘砸爛了三臺有質量問題的冰箱。羅永浩稱,此舉是為了督促西門子公司立即改正拒不承認產品問題、推卸責任、忽視消費者訴求的惡劣做法,并要求其召回有問題的冰箱。羅永浩與西門子之間長達一個月的紛爭,以三臺西門子冰箱的支離破碎,正式宣告事態升級。
從羅永浩等人傳至網絡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現場不僅有人戴著白手套雙手揮動著鐵錘怒砸平躺在地上的白色冰箱,也有人舉著寫有“溫和要求Siemens(西門子)承認并解決冰箱門問題”的標語牌表示聲援。砸冰箱后,一行人還舉著標語牌,以半蹲的姿態,與一身黑衣打扮、整齊站成兩排的西門子保安“友好合影”。
羅永浩砸冰箱的靈感來自何處?難免讓人想起多年前海爾電器的前總裁張瑞敏,張瑞敏曾在1984年砸過76臺質量不達標的海爾冰箱,以此喚醒企業對于產品質量的重視。
那是1985年的一天,張瑞敏的一位朋友要買一臺冰箱,結果挑了很多臺都有毛病,最后勉強拉走一臺。朋友走后,張瑞敏派人把庫房里的400多臺冰箱全部檢查了一遍,發現共有76臺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張瑞敏把職工們叫到車間,問大家怎么辦?多數人提出,也不影響使用,便宜點兒處理給職工算了。當時一臺冰箱的價格800多元,相當于一名職工兩年的收入。張瑞敏說:“我要是允許把這76臺冰箱賣了,就等于允許你們明天再生產760臺這樣的冰箱。”他宣布,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誰干的誰來砸,并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錘!很多職工砸冰箱時流下了眼淚。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張瑞敏發動和主持了一個又一個會議,討論的主題非常集中:“如何從我做起,提高產品質量”,三年以后,海爾人捧回了我國冰箱行業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
同樣都是砸冰箱,二者給大家的感覺卻是如此不同?張瑞敏砸出來的是一股子“勇氣”,是國產品牌力爭上進的志氣;而羅永浩砸出來的是一肚子“怨氣”,是消費者維權不得無處投訴的怒氣。
當年,張瑞敏砸冰箱后曾說:“長久以來,我們有一個荒唐的觀念,把產品分為合格品、二等品、三等品還有等外品,好東西賣給外國人,劣等品出口轉內銷自己用,難道我們天生就比外國人賤,只配用殘次品?這種觀念助長了我們的自卑、懶惰和不負責任,難怪人家看不起我們,從今往后,海爾的產品不再分等級了,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把這些廢品都砸了,只有砸的心里流血,才能長點記性!”
因此,海爾砸冰箱也就由此成為中國企業注重質量的一個最典型的事件,并因此成為無數大大小小的媒體、書刊、高等院校的“經典案例”,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一事件的傳播,海爾注重企業管理、注重產品質量的形象被極大地樹立起來。
26年后的今天,回過頭來對比西門子,就在羅永浩鐵錘砸冰箱后數小時,20日傍晚,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在其新浪認證微博上發布聲明,稱“理解并尊重消費者為維護合法權益所開展的措施”,同時強調,“在中國,西門子冰箱產品由博西家用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獨立生產、銷售并提供售后服務”,“博西家電是由西門子參與投資的企業,在中國自主運營”。
面對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這一試圖將自己與西門子冰箱進行“切割”的聲明,眾多網友表示“不買賬”。有網友留言道,“品牌方說由被授權方負責?哎,他們(消費者)就是買你的品牌啊。”更有網友直言,“一個推卸責任、把消費者當傻子的企業,終將被唾棄。”
一個是土生土長的民族品牌,一個是享譽世界的洋品牌,二者產品的價格在賣場里不可同日而語,反觀兩者對待產品質量的態度和對消費者的責任感,更難免讓人心意難平。張瑞敏砸冰箱,砸出個世界五百強,如今輪到洋品牌被砸了,羅永浩砸的不僅僅是西門子冰箱,砸的也是西門子歷經百年建立的聲譽。
該不該砸?誰來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砸,要有用。
寄望羅永浩砸冰箱之舉:
一砸砸醒那些崇洋媚外,盲目追捧洋品牌的人,看看近來不勝枚舉的案例吧,面對越來越多的披著“洋”皮的狼,還值的讓你眼冒紅心追著趕著奉上銀子?
二砸砸醒那些自大傲慢,坐擁老資格老聲譽,不拿消費者當回事兒的洋品牌,百年基業毀于一旦不僅僅是傳說,想在中國市場上撈金,就該拿出誠意和對消費者的敬畏。
三砸砸醒那些吃閑飯不作為的維權機構,該來砸冰箱的是你們,而不是羅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