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電視柜是玻璃的,容易碎,還是裝個掛架吧,不貴,原廠生產的,就300元”、“這條鏈接機頂盒的線過時了,我給你裝條高清線,也不貴,一條收你120元,4條才480元”……國慶期間,剛剛更換了一臺新電視的王宏有點納悶,商家承諾免費安裝,電視裝好了,“材料費”就付了720元。
節日期間記者走訪各大商場發現,大多液晶電視銷售價并不包含電視底座、墻壁掛架的費用(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消費者需要另外掏錢購買。不少市民質疑,“這跟買輛自行車卻要自己掏錢買輪子有何區別?”
消費陷阱:
網上掛架報價僅50元
國慶期間,家住天河區的王宏來到中山大道天河公園附近的××電器,花了10200元購買了一臺47英寸的液晶電視,當時商場承諾送高清線和電視底座。第二天傍晚,電視機和電視機的底座免費送到了王宏家。因為電視機過大,王宏就讓師傅裝一個掛架,師傅稱要收300元材料費。之后又說服她買了幾條高清數據線,又花了400多元。
付完錢后,王宏仔細看了看電視機后面所謂的“掛架”,也就是幾塊鐵皮組成的;而所謂的高清線更是離譜,也就幾條電線而已。
上網一查,王宏大吃一驚,原來,所謂的HDMI高清數據線,生產廠家的報價也就在15元左右。王宏在網上進一步查詢得知,電視機掛架的利潤更是驚人,前后擺動的平板電視壁架才300元,像師傅給她安裝的掛架,網上報價才50元左右。
商家貓膩:
賣液晶電視不送掛架
記者撥通了液晶電視生產廠家的服務熱線,有關人士聽到王宏的遭遇后表示,每個掛架收取300元是“標準價格”。而對于高清線的價格問題,該人士表示,“這是顧客和安裝師傅協商所達成的價格,顧客可以不買。”
近幾日,記者巡城在各大商場采訪時發現,許多品牌的液晶電視均不提供底座或掛架,如果想要安裝需要顧客自己掏錢另行購買,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300元不算多了,”有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最貴的有2000多元的。”
記者調查:
收高額材料費成潛規則
除了液晶電視外,許多需要另行安裝的家電都會收取高額的材料費。比如一位家住天河的陳先生近日去賣場買熱水器,一臺燃氣熱水器的價格才898元,而且商家承諾免費安裝。可第二天安裝后,安裝工人卻出具一張價格表,要求支付700多元安裝費。原來,所謂的“免費安裝”只是免去了上門工人的工時費。
某家電賣場的銷售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對于熱水器、空調、電視機等需要二次服務才能使用的家電來說,收取高額材料費早已成為安裝中的“潛規則”。
原因剖析:
廠家削減成本 “轉讓”安裝業務
其實,廠家并不是不知道家電安裝中的貓膩,只不過睜只眼閉只眼罷了。一位資深業內人士介紹說,電視機、熱水器、空調等家電產品,都需要上門安裝,這些都需要較高的技術標準,很多家電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就把這項工作直接委托給賣場,賣場則進一步“轉手”,找到社會上其他的安裝人員來完成這項工作。這才是近期“高額材料費”投訴屢屢出現的根本原因。
但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商家應該明確告知消費者產品的價格,以及是否包含安裝過程中產生的材料費、工時費等。否則,就涉嫌欺詐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