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市商務委根據舉報線索調查發現,在北京市大中家用電器連鎖銷售有限公司所轄店鋪中,北京TCL電子銷售有限公司、北京某制冷產品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個別導購人員不遵守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規定的工作流程,存在違規使用回收憑證的現象,導致發生騙取以舊換新補貼現象。近日,本報記者調查發現長沙也同樣存在這種現象。
110元“買”來套利資格
清明節前夕,家住長沙雨花區某社區的丁文立(化名)在看到美的公司鋪天蓋地的促銷廣告后,來到長沙市某連鎖超市,準備選購幾臺美的空調。丁文立向營業員戴某咨詢,問是否可以辦理以舊換新業務。得到的答復是可以。當天上午,丁文立便確定了選購對象。
“我家里只有一臺舊電器可以換,另外一臺也可以享受嗎?”丁文立問道。
“原則上是一臺舊電器只能享受一臺新機器以舊換新的補貼,但你出110元錢,我可以代你到賣場買臺舊機器,幫你抵。”
當天,是美的公司利用清明節做促銷活動的第一天,前來選購空調的顧客非常多,除了戴某外,還有幾個沒有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在幫忙。丁文立沒有多久就選定了自己相中的機型。(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在辦理手續時,他并沒有看到戴某去賣場購買舊機器,而是直接從抽屜中拿出了一個戶口本的復印件,按照以舊換新的相關政策辦妥了手續,并囑咐丁文立拿著單據前往收銀臺,交款開發票和抵扣補貼款。
丁文立告訴記者,他所選購的空調總價值2000多元,在戴某為其辦理了以舊換新手續后,扣出交的110元外,他也享受到了100多元的政府補貼。“應該說,我也是他們這樣做的一個受益者,但這是一種典型的作假行為,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套利。這實際上是花110元買來一個套利資格,而最大的受益者還是廠家,因為他們不僅借此擴大了銷售,而且也沒有人能說清楚消費者出的110元到哪里去了。”
四名促銷員“作假” 被罰50元
無獨有偶,消費者劉某也在不久前的一次美的空調的購機活動中,“享受”到了特殊的照顧,劉某懷疑商家在背后縱容促銷員這么做。一些網友在論壇上紛紛發帖,對廠商的上述行為進行質疑。“國家出臺這么好的政策,原本是為了刺激消費,卻沒有想到,竟有人從中打歪主意。真應該好好查一查這些人。”一位網友如是說。
一個好的政策為何在執行的過程中,被人為地念歪了呢?4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了位于長沙市東二環一段銘威大廈的湖南美的制冷產品銷售有限公司,對有關負責人進行了采訪。
負責接待的該公司市場部部長宋海華承認,設在各大賣場的促銷員,都是由公司派出的,由廠商實行雙重管理,其培訓、業績考核由廠家進行,“在長沙有多少家賣場,我們就有多少個展臺。”“我們不排除有個別促銷員在做(這種事),我們前不久就處理了4個人,每個人罰款50元。”
“對這種行為,為什么只罰50元?”記者問道。
“罰他50元,他要銷好多臺機器才能賺回來。”宋海華說,處罰不是目的,主要是一個警告作用。(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
“我們不支持這樣做。為什么?因為這樣做不公平。除了賣場外,我們還有很多專賣店。”宋海華說,“以舊換新政策只有中標企業才能做,長沙市只有賣場有這個政策,而專賣店卻不能享受這個政策。”
“我們對這種做法很反感,但競爭到這個程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這種做法)念歪了一個好經。”
這是一個行業公開的秘密
“其實,這是一個行業公開的秘密”,宋海華說,在空調行業,(這樣做的)還不是很多。“一臺空調才賣2000多塊錢,10%也就是200多塊錢,除掉110元,消費者實際上得到的也才100多元,但彩電就不同了,一般都在四五千以上,最高限價也有400元,空調的最高限價只有350元。”
宋海華認為,出現這樣的問題,政策本身就有問題。“只有部分賣場能享受這個政策,而其他專賣店不能享受,導致了渠道不平衡”,宋海華說,專賣店在美的空調的營銷渠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經銷商有意見,現在我們也沒有辦法解決。“競爭到這個地步,即使我們美的不搞,其他品牌還是在搞,這對我們也不公平。”
宋海華說,前段時間,公司接到了一些投訴,主要是專賣店的人來反映的,公司也專門制定了政策,不允許搞,集中處理了4個人后,現在情況好一些了。對于記者提出的消費者丁文立的反映的情況,宋海華表示,自己不能天天跟促銷員在一起,“管不到那么具體。”“促銷員在賣場還有店長、柜長管著,他們是實行雙重管理的。”
頗為巧合的是,就在記者連續幾天的采訪過程中,網上傳出了北京開出第一張以舊換新罰單的消息:“全額扣除北京市大中家用電器連鎖銷售有限公司、北京TCL電子銷售有限公司、北京某制冷產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履約保證金各10萬元,合計30萬元全部上繳國庫。”
“我們也期待長沙有關部門能盡快開出第一張罰單,讓目前正在各賣場執行的以舊換新政策,回歸本位,真正實現既刺激消費又讓利于民的目的。”對于消費者的這種期待以及有關品牌和職能部門的回應,本報將持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