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食品抽查,蛋制品、濕河粉逾一成不合格
本報訊(記者/鄭佳欣通訊員/左宜弘)廣州市民愛吃的濕河粉并非越白越好。記者昨日從廣州市質監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廣州市質監局今年第二季度食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蛋制品、濕河粉兩類產品的實物質量合格率低于90%。有河粉小作坊加入過量淀粉“漂白”,導致產品二氧化硫超標。據悉,超量二氧化硫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還可能影響鈣吸收。
7月份,廣州市質監局還對全市生產的月餅餡料、冷凍飲品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抽檢了月餅餡料59批次,檢驗合格54批次,批次合格率91.5%。
廣州市質監局還抽檢了冷凍飲品16批次,檢驗合格13批次。兩個實物質量不合格的批次中,一個批次為總糖、糖精鈉、甜蜜素不合格,反映企業使用過量的甜味劑。另一批次為食用冰菌落總數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