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要確定成分后才能證實是否有害,大品牌稱不會違規添加
時報記者 吳偉瑋 實習生 黃麗嫦
日前,廣州友利石油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健強在媒體見面會上公開踢曝:目前調和油市場有廠家為了解決調和油中棕櫚油冬天發生凝固的現象,違規添加原本用于工業用途的“防凍劑”或者來源不明的“防凍劑”,而這種現象已有幾年之久。
而近日記者在向各大油脂巨頭求證此事之時了解到,各大油脂巨頭紛紛表示其調和油產品絕對不會添加在《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名單之外的添加劑。
同時,油脂方面的專家表示,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控制非常嚴格,工業用途的防凍劑絕對不能添加到調和油當中。而且防凍劑是一個俗名,要知道其化學名稱和結構后才能確定添加這種物質是否會影響健康。
爆料:添加防凍劑的調和油流入市場
據友利方面透露,多數中小三無油脂廠家調和油添加防凍劑由于棕櫚油價格便宜,小工廠和三無作坊基本是用100%的棕櫚油和地溝油加工調和油,由于棕櫚油凝點在22度左右,所以每到入秋季節就得削價出倉。
市面上90%的調和油主要是用棕櫚油和地溝油“調和”而成,劃分夏天和冬天兩種配方,夏天配方就是加熱處理棕櫚油和地溝油,然后添加香精色素調配而成,冬天配方就是加熱處理棕櫚油和地溝油,然后添加0.3%的化學原料防凍劑。
為了解決棕櫚油冬天遇冷凝結問題,不法廠家干脆添加原本用于工業用途的“防凍劑”或者來源不明的“防凍劑”,添加防凍劑改變油脂的成份,天氣冷的時候也不會凝固,而添加了色素之后的油脂看上去會更加晶瑩透亮。
有利還透露了這些添加了防凍劑的調和油的去向,不法廠家用棕櫚油和地溝油加防凍劑和色素勾兌的調和油主要經由珠三角地區30多個糧油批發市場分流到社區型超市、餐飲行業和單體糧油店,極少數品牌也在A類賣場有售。
追蹤:大品牌表示不會違規添加
2004年10月1日,花生、菜籽等八種食用油的國家強制標準相繼出臺,不過調和油國家標準至今仍未出臺。
據了解,棕櫚油的價格平均1噸比大豆油便宜1000多元。以5升裝為例,棕櫚油加地溝油加防凍劑的造假調和油在批發市場僅需30元左右,批發商一般報價40多元為主,而真正配有大豆油、菜籽油成分的調和油,成本都在40多元以上,批發市場報價一般45元以上。
中間的利潤差價使不少品牌紛紛趁著標準未出臺的“良機”添加價格相對便宜的棕櫚油,而為了解決棕櫚油冬天凝結的問題,部分企業于是違規添加防凍劑。
那么行業內是否存在違規添加防凍劑的情況?各大油脂品脾紛紛表示他們的調和油中并不含棕櫚油,更不會冒著品牌受損的危險,違規添加所謂的防凍劑。
廣州粵皇食品公司總經理張智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粵皇的調和油添加的是豆油等油脂,沒有用棕櫚油,根本不會出現添加防凍劑這種物質。
同時他表示,《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名錄上并沒有防凍劑這種添加劑。如果有企業在產品中添加防凍劑,這是違規的。而記者在向魯花集團、南順集團了解情況的時候,得到的回復均是大品牌根本不會在產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以外的添加劑,也不清楚行業是否有違規添加防凍劑這種行為。
專家認為,大部分正規的企業都不會在產品內加入違禁成分,其產品都是經過檢測,證實對人體安全的,消費者對于“防凍劑”的問題不必過于擔憂。
調查:防凍劑成分有待確定
防凍劑究竟是何物?它不在《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所列舉的添加劑名單之內,如果真如友利所言違規添加到調和油當中究竟是否會危及消費者健康?行業內如真有廠家添加防凍劑,這些廠家又有哪些?
帶著一連串的疑問,記者撥通了廣州友利食油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健強的電話,但是該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林偉鋒博士告訴記者,《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上并無“防凍劑”這個品類,防凍劑只是一個俗名。從名稱上看,這很可能是為了防止食用油凝結而添加的一種化學物質。但要知道他的具體名稱和化學結構才能確定這種成分是否能添加到食用油當中,確定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他同時表示,調和油中添加棕櫚油生產成本比較低,但棕櫚油的熔點比較高,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容易凝結,但凝結后并不會影響其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