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樂”婚,在這個有點熱“昏”的大氛圍中,竟還有人保持清醒,利用經濟頭腦對這已經大熱的婚慶市場添柴加火“炒”上一把。股市、樓市等觀望氣氛濃厚,這回炒的也不是傳統的股票與房產,而是一個全新名詞——“婚宴期貨”。
好日子婚宴奇貨可居
上個月王弢賺了一筆5000元的外快,這錢是她賣掉自己10月18日婚宴的獲利。“因為賺這錢,從小是個好好先生的我,第一次被人罵缺德。”但對于自己加價轉讓婚宴的舉動,王弢堅稱是市場經濟下的產物,買賣雙方都獲利。
王弢屬于閃戀閃婚一族,為了能搭上08奧運婚的大潮,和女友戀愛才3個月,就預定了婚宴,準備結婚。可沒過多久,雙方就因一些瑣事鬧得不可開交,最終無法調和,決定分手。好在尚未去民政局領取“紅派司”,雙方的共同財產就只有18桌2008年10月18日的婚宴。短短幾個月內再找個女孩結婚幾乎是天方夜譚,因此預交的5000元定金可能白白打水漂,讓王弢頗感心疼:“5000元,我一個月的工資。”好在對酒店銷售一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后,店方終于同意王弢可以將這場婚宴轉讓給他人,以挽回自己的損失。
“還是分手了,誠意轉讓10月18日古北×××酒店18桌婚宴,難得的黃道吉日。”一得到店方的許可,王弢就在某本地論壇上發布了自己的轉讓信息,帖子中盡是酒店當初令其一見鐘情的理由。原本只是想盡快將這只“燙手山芋”拋出,未料王弢卻發現“山芋”并非其想象中那樣難拋。發帖不久,他就接連連接到新人拋來的“繡球”。
原來隨著CPI的猛漲,王弢去年10月預定的1988元婚宴,已經漲到了2288元。菜單沒變,僅隔了一年每桌就多了300元。再加上10月18日的好日子,因此他的這張訂單變成了香餑餑。“酒店價格漲了,我為何不賺點小錢。”婚宴一下子奇貨可居,王弢給每個有預訂意向的新人發去短信,表達了他轉讓需要加點勞務費的想法。在待價而沽了一段時間后,王弢最終賺了5000元轉讓費。“其實他們(被轉讓者)還是合算的,按照酒店的價格預定18桌,要比去年多付5400元,我只收了他們5000元,還便宜了400元。”
只是跟黃牛學了幾招
“免費轉讓:2008年10月26日××酒店婚宴預訂,可辦15—20桌。現因種種情況不能按時舉辦婚宴。該酒店規定婚宴不得退訂,所以已付定金2000元不能退還。但我們取消婚禮已成事實,現將該酒店當日婚宴權轉讓,要求:付2000元定金費,因為該定金是含在餐費里面的,結賬時憑單即可減免!(有婚宴預訂單及定金收據)。有意者請及時與我聯系:139××××××××或留言。誠意轉讓,非黃牛,不加價。也請黃牛勿擾。”
在滬上一些熱門婚慶論壇上,轉讓婚宴的帖子有幾十、上百個。一些發帖者告訴記者,就是在為出現哄抬婚宴價格的職業黃牛,使得一些原本打算免費轉讓的新人也紛紛效仿,才慢慢攪渾了這一池清水。
即使收了轉讓費,新人也直言自己并非“黃牛”,只是跟黃牛學了一招。“說我是黃牛太難聽了點,柴米油鹽樣樣漲,漲點轉上費,有何不妥。現在婚宴價格年年水漲船高,去年3688元的婚宴,過了兩年說不定就成了4288元,我延期婚禮也要承擔一定的損失。”已經轉掉今年3月16日婚宴的陳潔認為多收的轉讓費只是用于補貼她下一次訂婚宴的差價。
炒婚宴的風險也不小
“炒婚宴的風險遠大于倒賣火車票。只要一單沒做成,說不定此前賺的錢都陪了進去。”在一對新人的幫助下,記者聯系上了婚宴的職業炒家“七七”。
上海新娘的“作”與“挑”,是“七七”眼中生意難做的最主要原因。“太高檔的酒店問津者相對少,低端的也賣不動。現在上海預定婚宴至少要支付3000—5000元的訂金,一般訂金不退。一旦預定好的婚宴沒轉出就虧大了,所以挑選酒店很有講究。一單好銷的婚宴,日子很重要。
此外,菜式,層高、大廳面積、有無立柱、地段等各項硬件條件也需要仔細考量。更需要有點未卜先知的能力,能預估婚宴的流行趨勢。西式、復古、草坪哪種會受到上海新娘的青睞,也是生意能否做成的關鍵。”“七七”吁了口氣:“一家家地踩點,你說這是不是一件勞心勞力的活,收點勞務費,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