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材料加工到生產灌裝,劣質稠酒在農家小院里一條龍完成 ■圖/《華商報》
西安一黑窩點在農家小院里釀酒———
3月3日,西安市東郊馬騰空村的趙君(化名)舉報稱,春節前,他10元錢購買了一桶“礦泉牌”黃桂稠酒,口味與其他稠酒明顯不同,且包裝粗糙,標簽上無生產日期和廠名,應該是假冒稠酒。且該酒在馬騰空村及周邊村特別暢銷。
經調查,這種名為“礦泉牌”的黃桂稠酒是由東郊神峪寺溝村一沒有任何生產資質的黑窩點釀造的,且該窩點在灞橋區設有十余個代銷點,其半年的銷售量就達三四十噸。經西安市正規的稠酒釀造廠家專業人士鑒別,“礦泉牌”黃桂稠酒沒有經過發酵,且加入了過量的增稠劑和甜蜜素,對人體有害。
■入口甜,假稠酒遠近暢銷
據趙君講,他在村里一小賣部買的“礦泉牌”黃桂稠酒,飲用時感覺與往年買的稠酒味道明顯不同,甜得不正常。從趙君買的這桶稠酒看,其包裝只是在一個塑料桶上貼一張金色的標簽,標簽除了產品簡介以外,沒有廠名、生產日期和衛生許可證號。
趙君說,因為“礦泉牌”黃桂稠酒與正規稠酒相比入口較甜,所以在馬騰空村特別暢銷。趙君的妻子說,每年從入冬開始,就有一輛紅色的農用車固定給村里一小賣部送稠酒,5公斤裝的稠酒每桶售價10元,喝完后將桶返還,還可拿到2元還桶的錢。
■一口鍋數個大缸釀出稠酒
下午1時許,記者以大量購買稠酒為由電話聯系了黑窩點老板,來到神峪寺溝村,在該村問路時,一村民得知記者是來買稠酒的,便告訴記者,村子里有好些人家都在生產稠酒,因春節已經過完,好多人家已停止生產,且家里沒有存貨了。幾經打聽,記者來到生產“礦泉牌”黃桂稠酒的農戶家。
院內臟亂不堪,在大門過道內擺放著十幾個用來裝稠酒的塑料桶,院內的水龍頭下放著幾個等待沖洗的塑料桶,老板張某說,這是剛回收的塑料桶。前院一房間內,放有十幾桶已經灌裝好的成品稠酒,在后院的窯洞內,擺放著幾口大缸,那是釀好的稠酒,一口鍋內乳白色的稠酒正在翻滾。地上擺放著釀稠酒所需的糯米和甜蜜素。
■半年銷售三四十噸
據張某講,他們的稠酒賣得特別好,在紡織城以東的村子里基本都有代銷點。裝稠酒用的桶都是才買的新桶,衛生絕對安全。去年半年賣了三四十噸。現在灌好的有400多桶。
具有多年釀造稠酒經驗的西安飯莊食品分公司主管生產的負責人陳某對“礦泉牌”黃桂稠酒進行鑒別后表示,“礦泉牌”黃桂稠酒乳白色中缺乏黃色,明顯沒有經過發酵,從黏稠度看,酒內加入了過量的增稠劑,并且酒中的桂花香味比較刺鼻,顯然是加入了過量的桂花香精和甜蜜素,稠酒包裝密封不好,很容易導致稠酒二次污染,嚴格講對人體是有害的。
據西安飯莊食品分公司有關負責人陳某講,稠酒釀造一直無明確的行業標準,稠酒生產廠家一般都按照自己制定的標準釀造,這給有關職能部門監管造成一定的困難。2006年底,西安市幾家較大的稠酒釀造廠家向西安市質監局建議,制定稠酒行業標準,目前,相關部門已開始制定稠酒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