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陸玫
昨日,浙江安吉縣對“凱豐茶葉有限公司被將浸泡過的二手茶葉回收烘干后再次出售”事件作出回應,稱已安排調查組介入,在茶廠現場的檢查并沒有發現明顯違法行為,茶廠產品已封存送檢,檢測報告將在一周內得出。
昨日有媒體報道稱,接獲有茶廠用“二手茶”制造“名茶”的爆料,記者從廣州、東莞2個茶葉加工點一路追蹤,并最終在浙江安吉縣杭垓鎮發現制作加工二手茶葉的安吉凱豐茶葉有限公司。該公司制作二手茶的原料來自于浸泡后的廢棄茶葉,經廣州、東莞茶廠攪拌烘干,運至安吉深加工處理,制成“名茶”銷售。
報道稱,凱豐公司的工人表示,老板在安徽、廣東也有茶廠,“這可能是個遍及多省的二手茶收集、加工、銷售網絡,制假銷假已呈規模化”。報道還引述1名凱豐公司工人的話說,茶廠有人拿干股,“一個月五六萬元。”
早報記者從安吉縣政府辦獲悉,得知此事后安吉縣召開緊急會議,縣公安、質監、工商、食品安全委員會等部門30多名檢查人員赴茶廠調查。安吉縣質監局紀委書記陸鋒告訴早報記者,檢查人員到達茶廠時,茶廠還在正常開工,公安民警將幾名生產負責人帶至派出所詢問,質監部門負責檢查現場生產情況,“從現場情況看,沒有發現茶廠有明顯違法行為,工人正在炒制當地收購的青葉,是正常的茶葉生產流程。
據介紹,針對媒體報道的情況,政府相關部門目前已對凱豐茶廠作出責令停產,封存進貨、銷售記錄,封存所有成品、半成品、生產設備的處置。質監部門已將成品、半成品抽樣送檢,預計一周內出檢驗結果,“如果是二手茶葉,樣品中的茶多酚、維生素指標肯定無法達標。”陸鋒表示。經調查,凱豐茶廠老板在安吉縣有另外1家工廠,專門加工二手茶葉用來制作枕芯。質監部門對該廠的茶葉也進行了抽檢,用作與凱豐茶廠樣品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