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清爽啤酒成為人們消暑的一大招牌武器。朋友們聚一起把酒言歡本是一件快事,但是近日來頻頻發生啤酒瓶自爆事件,讓消費者心頭多了一層擔憂無法開懷暢飲。湖北的彭先生就不幸遇到這樣情況,為慶祝親戚家孩子考入大學,彭先生與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飯慶祝,沒想到啤酒瓶意外爆炸,四處飛濺的玻璃碎片當場把周圍的兩個男士和女士劃傷,最后鬧得一頓聚餐結果不歡而散。
慶祝孩子升學酒 酒瓶炸散宴會
2009年 8月 21日 下午六點左右,彭先生與親戚朋友為慶祝孩子順利考入大學聚在湖北省鐘祥市城區一家新開業的酒店。正當準備吃飯時,幾位男士準備喝由華潤啤酒公司生產的藍劍啤酒,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啤酒還沒來得及遞到男士手中,更還沒開啟,突然“砰”的一聲,啤酒瓶當場爆炸,啤酒灑落一地。四處飛濺的玻璃碎片當場把一位遞酒的女士的手頸劃了一道口子,頓時鮮血直流。坐在一旁的一位男士和女士也被不同程度的劃傷,一位女士的襪子被碎片擊穿,小腿處被劃了一道大口子,男士胳膊和手也被碎片劃傷。一行人趕緊把傷者送到附近的醫院進行清理包扎傷口。此時,幾家人已沒有心情繼續享用晚餐,一桌飯菜也因為菜中飛入玻璃碎片而無法食用,一頓喜宴不歡而散。
“本是一件喜事頓時變成如此狼狽掃興,幸虧只是傷到手腳邊緣區,如果傷到眼睛等部位后果更不堪設想。”一位該桌的客人談到此事仍心有余悸。
討說法無門反被無理刁難?
事故發生后,彭先生等人進行了現場拍照取證并保留了爆炸的啤酒瓶實物。同時在第一時間向雪花啤酒公司武漢售后服務熱線反映情況,要求廠方迅速派人來現場進行調查處理。據彭先生指出,當時打武漢服務熱線是一個女的接的電話并在電話表示知道情況了將會盡快向公司有關部門反映,隨后匆匆掛掉電話。但是武漢售后并沒有派人來調查處理,四天過后,彭先生見對方沒有動靜再次向雪花啤酒武漢公司、成都公司和北京總部撥打電話催促其派人來處理。之后彭先生接到武漢公司打來的電話,在電話里頭告知彭先生說其公司是保了險的,到時要通過保險理賠,并要求彭先生提供病歷本、醫院收費發票等。
然而,令彭先生不滿的是,由于當時情況特殊根本沒在意病歷本及醫院收費發票等細節。加上受傷的兩個人是外地客人,受傷后由于心情深受影響,在醫院處理完傷口就直接回家休息了。彭先生表示武漢公司的這種做法實在讓人無法接受,并質疑為什么第一時間報案時不來處理也不明確表示要通過保險公司來理賠等情況。時隔多天才告知其要相關的證明材料等,這是明顯的對消費者不負責任。
送質檢部門檢驗 超期服役隱患大
彭先生等人為查明該啤酒瓶是否存在問題,事故發生后將爆炸后的啤酒瓶送入相關質檢部門進行檢驗,最后結果表明該啤酒瓶瓶雖刻有B 瓶表示,但明顯屬于超期服役,超過了國家規定的啤酒瓶最多只能使用兩年,周轉十次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產品“因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彭先生認為該啤酒在沒有進行曝曬、撞擊、晃動、不適當開啟,甚至連開啟都沒有的情況下突然爆炸,純粹是酒瓶問題,是超期服役所致,與消費者沒有任何關系,廠家理應積極主動與消費者協商,處理事情。如今生產廠家卻采取逃避拖延的方式來推脫責任,實在是令人無法接受。
接到彭先生的后,記者第一時間與雪花啤酒武漢公司取得聯系,市場部的欒經理向記者表示他們已經在處理了,并向總公司做了匯報,并告訴記者會盡快回復相關情況,然而時至記者發稿前也未接到任何雪花啤酒公司的回復。
雪花啤酒:頻出問題遭質疑
據悉,今年四月份,雪花啤酒開始陸續的更換包裝,啤酒瓶原來是620毫升,現在是580毫升。然而,更換包裝后的雪花啤酒頻頻發生爆炸事件,讓消費者心頭多了幾分擔憂。
雪花啤酒瓶連續自爆讓消費者憂心不斷,雪花啤酒是否真有問題也開始遭到消費者質疑。近期,許多消費者向本刊雪花啤酒內含有不明漂浮物,無法飲用。安徽的韓先生于2009年 8月 20日購買了四箱雪花啤酒(勇闖天涯)啤酒,快喝完一瓶時發現瓶里有漂浮物,拿過一瓶沒有開蓋的的仔細一看還是如此,韓先生表示現在他已把剩下幾瓶全部收藏,等待雪花公司來處理,但是等接到處理人員的電話時,雪花啤酒公司處理人的態度惡劣讓韓先生很是不滿。
另一位河南的蔣先生也向本刊反映,7月30日晚,蔣先生和朋友聚會,在小區門旁商店買了一箱雪花啤酒。 560ml/12瓶,生產日期(批次) 090611/13:03B7 ,開啟其中一瓶啤酒倒酒時居然隨啤酒流出一截明顯是燃燒后的蚊香。后來越想越惡心,不知對身體有什么損害?蔣先生質疑雪花公司連瓶子都刷不干凈還談什么產品和安全,QS標志只是花錢買來的一個擺設嗎?對此,蔣先生表示要雪花公司必須作出合理的解釋。
食品飲料的消費安全關乎著老百姓的健康,當消費者將目光放在品牌啤酒上的時候意味著一種信任。當這種信任被打破,損失的不僅僅是商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雪花啤酒作為一大品牌,頻頻發生如此嚴重的問題,不免在消費者心中慢慢失去信任,其當初樹立的良好形象很可能毀于一旦。
質檢部門提醒:謹防啤酒瓶爆炸傷人
首先、在購買啤酒時應選擇外觀較新的“ B ”字瓶,對表面有擦傷、磨損的啤酒瓶要特別注意,謹慎使用。箱裝啤酒相對于捆綁等普裝啤酒的瓶體更有保障,有條件的消費者應盡可能地購買箱裝啤酒。其次、消費者在購買及飲用啤酒時要注意自我防范,輕拿輕放,避免激烈搖晃和碰撞。特別注意不要讓兒童購買啤酒。第三、啤酒的儲存溫度以4 ℃~ 15 ℃為宜,同時要注意避光保存。不要直接將啤酒放入冰箱冷凍室進行急降溫,冷藏儲存時不能將啤酒整捆放進冰箱,冷藏溫度不能太低。第四、掌握正確的開啟方法。開啟酒瓶時,要正確使用起瓶器,將瓶子正放,遠離面部,避開人群。第五、飲用啤酒時,待啤酒開啟后再拿上餐桌,切忌將未開啟的瓶裝啤酒放在餐桌上或離人較近的地方,避免因人為碰撞或踢翻導致啤酒瓶爆炸。最后、一旦啤酒瓶發生自爆或因此造成傷害,消費者應盡量保存碎片及現場,并及時通知商家或消協等部門查看,分析原因,最大程度地追回損失。 ( 事件的進一步發展,本刊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