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制靈芝孢子油,買1送1還打9折;還有商家借推銷頻譜儀強令消費者簽欠條。昨日(23日),佛山市消委會公布今年第三號警示:針對近來多起老年人消費投訴,消委會提醒老年人消費切記“多問人,慢掏錢。”
案例1:萬元買來一堆假中科院產品
“‘中科院’研發的靈芝孢子油,原價480元,現在優惠價買1送1還打9折,我花1萬多元買了25瓶靈芝孢子油。”林姨表示,買之前因為相信該產品是中科院研制的,畢竟銷售商號稱是“中科院南京中科集團公司佛山分公司”;擁有中國科學院科技產品銷售網絡管理委員會文件、證書,1999年衛生部國產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商標注冊證、工商行政管理局名稱變更證明、產品外觀專利證、200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非行政許可受理通知書。
產品買回家后,林姨在親友指點下發現早在2007年,中消協已發布警示,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符合抗腫瘤臨床試驗要求的報告能夠證明靈芝孢子油具有抗腫瘤或輔助抑制腫瘤的作用,而且國家藥品主管部門也從未批準過一例靈芝孢子油產品為藥品。同時,在國家主管部門批準的保健食品中,也從未批準過一例靈芝孢子油產品具有抗腫瘤或輔助抑制腫瘤的保健功能。
佛山市消委會辦公室主任楊麗萍表示,這種打著“中科院”的旗號進行保健品推銷的手法,通常包括以國家頂級科研機構、專家的名義宣傳,或以中央部委屬下的企業為名打擦邊球,或以專利產品做幌子故弄玄虛。“盜用或者無中生有的科研機構、行業協會或者以專家、患者的名義進行宣傳療效,都是國家明令禁止的宣傳方式,越是舉大旗號的越可能是心虛者,所以市民在購買產品前須留意。”
案例2:2萬多元的頻譜儀貨不對板
據了解,前不久余婆婆跟隨親仁西路一醫療器械銷售店的組織,前往芳村參加某頻譜屋的產品展銷會。其間,銷售小姐吹噓產品對百病有益,余婆婆信以為真。銷售小姐還承諾為余婆婆申請最低銷售價,并收取訂金100元,但沒有收據,余婆婆也不知道產品價格。沒多久貨就送到余婆婆家中。婆婆的丈夫推說家里沒有足夠的錢款,于是余婆婆在銷售小姐的勸說下簽了一張23800元的欠條。當晚,婆婆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發現產品功效與展銷會上的解說完全不一致,而且身患高血壓、心臟病的余婆婆根本不適用。
后經佛山市消委會調查,這家自稱廣州公司的銷售部在佛山沒有證照;該產品無注冊商標、無國家規定的強制性用電安全3C認證,無生產廠名廠址、聯系電話,生產許可證、產品標準等標示,已經違反了產品質量法;此外頻譜類產品為國家二類醫療器械,要由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處進行審批監管,而這個頻譜屋并沒有審批號。
楊麗萍指出,消費者購買商品,對商品享有知情權,包括有知曉商品真實價格的權利。經營者首先應當明碼標價,而且《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中也明確“虛構原價,虛構降價,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屬價格欺詐行為。“這種產品,已屬不合格產品,不能進入市場銷售”,由于該公司已涉嫌虛假宣傳,佛山市消委會已準備幫助消費者舉報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