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劉曉杰 發自武漢
日前,沃爾瑪重登2010年度《財富》雜志全球500強企業第一名的寶座,但沃爾瑪(中國)武漢分公司卻因上架“不合格蜂蜜”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或許是全國蜂產品成本性漲價的前奏,今年異常的氣候導致蜂蜜產量同比減少50%,個別品種甚至減產70%,“近期,全國性蜂企正在醞釀調價,否則產品質量真的沒有辦法保證。”
被曝出售不合格蜂蜜
昨日(7月14日),一份工商質檢報告曝出了一則引人關注的消息:沃爾瑪賣不合格的蜂蜜產品。
這則由武漢市工商局發布的公告稱,該局日前在武漢市內兩家大型超市抽檢的53批次蜂蜜,其中僅39個批次合格,合格率僅為75%。而被抽檢的兩商家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全球500強巨頭沃爾瑪,涉事的是位于武漢市洪山區徐東大街18號的沃爾瑪分店,也是沃爾瑪武漢分公司總部所在地。工商方面稱,沃爾瑪上架的標稱武漢某公司生產的野菊花蜜(490克/瓶,生產日期2009年12月16日),經檢測不僅含有氯霉素違禁物,而且蔗糖含量超標1倍,碳-4植物糖含量超標6倍以上。
據業內人士介紹,碳-4植物糖含量是一個反映蜂蜜真實性的基本指標,數值越大說明天然蜂蜜的成分越少。氯霉素則會對人的造血系統、消化系統具有嚴重的毒性反應,有可能引發再生障礙性貧血。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沃爾瑪武漢分公司,工作人員告知:“被檢測出來的不合格產品已經全部下架。我們已經向公司總部發出郵件,目前還沒有得到回復,我們會向社會發布信息介紹事件的具體進展。”該人員亦表示:“我也是今天看到新聞才知道的,工商部門什么時候來檢查的,我都不知道。”
隨后,記者致電沃爾瑪(中國)深圳總部,在經過漫長的等待后,被告知 “這個事情需要和我們北京的公關部門聯系”,但該公關部門的電話在工作時間內一直無人接聽。
此次被工商部門點名批評的還有鄂武商(000501,SZ)旗下的武商量販連鎖超市江夏店售賣的某品牌蘆薈蜂蜜(600克/瓶,生產日期2009年5月21),經檢測竟 “無蛋白質析出”,這表明其不含天然蜂蜜成分。
據武漢市工商局披露,此次抽檢的不合格主要項目為碳-4植物糖、氯霉素、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三項。據介紹,這主要是由于在蜂蜜中摻入了果葡糖漿、飴糖和蔗糖等,甚至是用甜味劑和水等物質勾兌成“糖水蜂蜜”。
蜂蜜原材料收購價飆升
有業內人士指出,不合格蜂蜜的出現可能和今年蜂蜜原料價格飆升,蜂蜜大幅減產有關。
據統計,我國每年蜂蜜產量約20萬噸,其中湖北省是蜂蜜生產和出口大省。昨日,有知情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湖北大多數蜂企都已陷入原料緊缺的境地,全國各種蜂蜜原材料收購價一路飆升。下月起,一些企業蜂蜜產品將全線調價,漲幅至少兩成。
中國養蜂學會常務理事、武漢市蜂業協會副會長朱黎直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尤其是今年2月到現在這段時間,全國各種蜂蜜原材料收購價一路飆升,有的品種漲價幅度達100%。”
武漢葆春蜂王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屈劍鋒表示,“今年我們收購價提高了50%,可還是沒有找到足夠的原料。”到目前為止,該公司收購的蜂蜜原料還不到原計劃收購量的1/3。他也表示,最近出現的假蜂蜜產品事件 “和蜂蜜原料不足肯定也有一定的關系。”他還透露,目前該公司也正在考慮對蜂蜜零售價進行調整。
其他幾家蜂蜜企業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可以收到的貨源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
為何今年蜂蜜原料如此緊缺?業內人士普遍表示:“今年異常反常的氣候,是導致原料不足的最大原因。”
華中農業大學蜜蜂研發中心總工程師張新軍表示,油菜蜜和洋槐蜜都是我國生產量最大的品種,但今年平均減產幅度已高達五成,“今年氣候反常,季節推遲,這導致各種植物流蜜很嚴重,蜜蜂無蜜可采。”
上周,中國蜂產品協會發布最新市場監測結果稱,由于今年西北沙塵暴、東北寒潮、南方持續低溫、西南大干旱和整個長江流域汛期延長,受此極端異常氣候影響,預計我國今年油菜、洋槐、棗花等蜂蜜產量減產六成以上,而這三種蜂蜜使用量占了蜂蜜市場的一半以上。
在上月召開的 “全國蜂蜜產銷形勢分析會”上,有專家表示,雖然今年蜂蜜收購價格創出歷史最高,但蜂農并沒有增加收入,加上前期蜂糖漲價,蜂農飼喂成本增加,蜂農苦不堪言。
有業內人士預測,全國范圍內的蜂蜜產品價格集中上調或在今年下半年出現,產品價格漲幅將至少達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