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2萬,能買一居室?”
“可以,開發商先幫您墊足首付款,但您必須在交房前還給我們。”
4月2日,“TOP上上城”的售樓人員如此回答以客戶身份致電的本報記者。“TOP上上城”是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開發區的一個新開樓盤。本報從該樓盤北京銷售中心獲悉,開發商通過墊資形式吸引更多購房者的活動已經持續了一個月。
“現在還沒有接到通知說停止這項安排,雖然計劃截至4月初,但我們仍然可以申請。”上述售樓人員說。
“這是一場危險的營銷游戲。”一位業內人士不無憂慮地評價,“這樣操作等于是降低了貸款者的資信等級,銀行風險會因此驟增。”
危險游戲在蔓延
更令業界擔憂的是,“TOP上上城”并非個案。據本報調查,廣州已有10余個樓盤在進行類似的促銷活動。分期首付,這一曾經被廣泛使用的促銷手段在消失了兩三年后,再次頻頻出現于當前的房地產市場。
“特惠房、低首付置于不明朗的市場背景下,往往被解讀成促銷噱頭,抑或是回籠資金壓力下開發企業的營銷突圍。”一位機構分析師表示。
“TOP上上城”也非此輪“分期首付潮流”的始作俑者。去年12月,北京市某公寓便給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購房方案:首付比例20%中,開發商墊資10%,購房者只要首付15萬元即可在西二環內搶占到一套首付款為30萬元的精裝酒店式公寓。
在廈門,一項“1587”的首付分期計劃要求,購房者本應該一次性支付給銀行全部房款的30%作為首付,可以分3期進行,簽購房合同付15%,8%在交房前給付,最后的7%可以在辦理產權證前交付。
在當地同樣受到鼓吹的另一項“青年置業計劃”則能夠實現一套90平方米,總價30萬元的兩居室,購房者只要先付5萬余元就能夠買到。
相似的案例還發生在成都、福州、南寧、廣州等諸多城市。
能夠實現首付款比例降低并非銀行放寬信貸政策。“要辦理這種支付方式,購房者必須和開發商簽訂補充合同。”某樓盤售樓人員解釋。
地方監管部門急查
分期首付回潮的現象正在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據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證實,廣東銀監局的確緊急下發了一份關于個人住房貸款情況的調查摸底文件,要求各銀行詳細上報目前個人住房貸款情況,其中特別針對開發商首付分期現象,要求銀行如數上報涉及分期首付的金額和戶數,以及目前住房按揭貸款涉及的戶數和不良貸款的金額等情況。
據悉,上海等地亦正展開類似調查,監管層已有防患于未然之意。
“墊資首付款現象頻出,監管部門不得不重視其潛在風險,廣東銀監局的摸底調查正有此意。”上述業內人士分析。
按照央行有關規定,對于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而超過90平方米以上的,貸款首付款不得低于30%;對于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
“如果首付款都很困難,怎么能保證日后的月供不出問題?”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房貸業務部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這明顯是在違規操作。”他措辭嚴厲地指出,盡管各大銀行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但“在我們內部,這種情況是堅決禁止放貸的。”他表示若有違規放貸將嚴查。
各地頻發的墊資首付或首付分期現象,在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何建國看來,是開發企業在打擦邊球,有的開發商為促成期房銷售,拿購房者的訂單套現商業銀行的按揭貸款,作為期房開發的滾動甚至啟動資金,“墊小錢套大錢”,違規操作將帶來多重風險。
一些樓盤銷售人員認為,開發商墊資首付款讓部分購房者減輕了前期壓力,是在幫助一部分年輕的自住者實現住房夢想。
“但讓經濟實力較弱的年輕購房者支付累積的債務,既要還銀行的錢,又要還開發商的錢,更容易導致資金緊張。如果購房者一旦出現個人財務危機,不僅開發企業自身難以收回墊款,銀行將成最大的風險接盤者。”上述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指出。
截至本報發稿時,記者獲悉“TOP上上城”的開發商已經在內部悄然叫停了墊資首付的促銷行為。據知情人士稱,原因是開發商得到監管層要嚴查的消息。(本報記者曾冬梅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報道見14版《監管層緊急調研二套房貸松動》
上上城違規引粵冀監管層急查房貸分期首付
2008-04-07 22:07 中國房地產報 唐茜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央視曝百強實木家具造假 榆木主材充黑胡桃木
- 2成都家具抽查不合格名單發布 露迪雅家具等在
- 3韓森木家具甲醛釋放量超標 多個煙花爆竹不合
- 4滬售燈具抽查過半不合格 百安居上黑榜
- 5南京江寧數十畝高產良田被毀違規建山莊
- 6中信地產賣卡被疑非法集資
- 7“抗議房產價格下降”是對維權的褻瀆
- 8德爾家居涉嫌概念營銷炒作 質量問題避而不談
- 9義烏房企違規賣房頻發 業主欲維權遭死亡威脅
- 10上海抽查:大莊地板被曝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