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板向我們透露,還有個別廠家甚至使用厚度只有0.20mm的板材來生產內膽。為了保證熱水器內膽的使用壽命能夠達到10年以上,目前國內大廠家普遍使用厚度在0.40mm以上的板材,而他們使用的這種板材,由于太薄很容易導致水箱變形開裂。
內膽板材焊接是水箱加工過程中又一重要環節。按照工藝要求,在焊接前板材必須經過“凈化”處理,但是在這里這道必需的“凈化”工序也被省略了。
由于板材沒有經過“凈化”處理,焊接過程中不時蹦出火花。
這種沒有經過“凈化”處理的內膽板材,焊接后在焊接區很容易發生腐蝕晶界腐蝕、應力腐蝕和縫隙腐蝕一類的局部腐蝕,內膽在幾年內就會出現漏水而導致熱水器報廢。
海寧市太陽能熱水器產業起步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基地之一,年產熱水器200多萬臺。全市共有太陽能熱水器廠650多家,這些廠家由于缺少自主品牌和技術創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能大打價格戰,一臺20根集熱管的“貼牌”太陽能熱水器出廠價最便宜的甚至只有700塊錢,要比“正牌”便宜50%。這種惡性競爭,導致了海寧市的一些太陽能熱水器廠偷工減料、簡化流程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水箱用料不斷變薄,真空集熱管的涂層越來越差,支架越來越薄越來越窄。
這些質量低劣的太陽能熱水器,經過廠家的精心包裝,搖身一變成了所謂的“香港皇明”、“香港海爾”、“香港美的”和“香港太陽雨”,從海寧銷往全國。
根據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貼牌熱水器占到整個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20%以上,而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個數字可能還是比較保守的。這種所謂貼牌產品對整個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香港皇明、香港海爾,其實根本不是很多消費者認為的皇明或者海爾在香港的公司,而是一些廠家打出的所謂“擦邊球”,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為了誤導消費者,而這些貼牌產品的質量呢,就更不用多說了,保溫性能差、使用壽命短,反正和正牌產品的質量肯定是相去甚遠的了。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都在大力推進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北京等地專門出臺相關政策對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的用戶進行相應的補貼,目的就是為了推動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這個朝陽產業的良性發展,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太陽能熱水器本身的質量出現問題,影響的不僅是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和推廣,也會影響太陽能熱水器這個朝陽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