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通州區張家灣鎮北大化村“碧水藍天”小區的多名租戶一直為目前的棲身之所擔憂,他們花幾萬元至十幾萬元從開發商手中取得了房屋50年的租期,但當地鎮政府卻通告稱小區全部的7棟居民樓屬于違建,需要拆除。多數居民表示不會搬離,堅持繼續居住。
樓房可一租50年
“碧水藍天”小區位于北大化村一片農田的北側。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小區內西側是一片空地,堆放著大量磚頭,東側共有7棟樓房,其中1棟樓房仍在做內部裝修,其余6棟樓房中的部分房屋已有居民入住。
83歲的富先生和老伴去年11月26日搬入小區。“十多萬塊錢就能住50年挺合適,當時也沒有多想。”富先生回憶,2008年3月份,他和開發商簽訂了《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賃合同》,花13萬元租下了一套75平方米的房屋,租期為50年。記者在合同中看到,出租方為沃爾斯堡(北京)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缺水、少電、沒暖氣。”談起在此居住的日子,富先生這樣形容。他說,停水停電是常事,冬天還沒有暖氣,一開始租這里的房是看中這里空氣好、房價低,他和老伴想在此養老。
鎮政府發拆房通告
如果說水、電、氣的問題還可以克服,但小區樓房要拆除的消息卻讓居民們著了急。5月9日,鎮政府在小區內貼出多張通告,稱小區的樓房屬于違建,需要拆除。通告貼出后,租戶們開始擔心自家居住的房屋的“命運”。
租戶們表示,當初他們都是看到相關宣傳材料后才來租房的,盡管不排除有被“忽悠”的可能,但他們并不愿意搬離。“合同也簽了,錢也花了,我們可不能搬,再說搬出去后誰管我們?”
“當初干什么來著?”售樓處的王欣(化名)女士說,小區內現有三四百家租戶,她的親戚朋友在小區內就租了3套房屋。她表示,她并不清楚小區的樓是否為違建,但房子都建了2年左右了,很不理解鎮政府為什么現在才提出要拆。
“開發商若有問題可以直接找他們,房子拆了讓居民住在哪里?”王欣說,她目前也聯系不上開發商,“領導的手機都已經關機了”。
小區樓房均為違建
兩名村民告訴記者,此前這里是農用地,1999年左右被一名村民租下,租期大約30年,隨后這里曾用做足球場地。大約兩年前,開發商開始在此地建樓。動工后,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曾經拆過圍墻,后來開發商又繼續建。圍墻外面曾寫過“拆”字,后來都被涂抹掉了,直到現在樓房仍然沒有被拆。
記者就此事詢問北大化村村委會。“本來這里確是農業用地。”工作人員說小區內的7棟樓房均屬于私搭亂建,目前政府要依法拆除違法建筑。
張家灣鎮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碧水藍天”小區的樓房沒有取得規劃許可,鎮政府曾多次貼出通告,開發商均未停工。記者詢問小區開發商的有關情況,并想就若拆除違建后如何安置居民一事進行采訪,但直到發稿時仍未得到張家灣鎮政府的回復。
記者根據租房合同上的電話和售樓處工作人員提供的手機號聯系開發商,但未能與對方取得聯系。
■律師說法
相關部門存在監管不力
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說,7棟樓房屬于違法建筑,現在政府要依法拆除順理成章。但是,7棟樓為什么能夠建成,并且在建成后由開發商租給居民?房屋建成到流入市場,有一個過程,沒有將違法扼殺在萌芽狀態,相關監管部門是有責任的。不反對拆除房屋,但是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保護百姓利益。
“出租房屋最長期限不得超過20年。”邱律師說,居民可以去告開發商,但如果找不到開發商會很難辦。現在無條件對房屋進行拆除,對租房的老百姓來講是不公平的。居民出錢租用50年的損失由誰來賠償?這個例子給大家敲了一個警鐘。相關部門監管不力,是造成問題的一個因素。
花幾萬元可租房50年 開發商違章建房不給說法
2009-05-19 15:06 《京華時報》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央視曝百強實木家具造假 榆木主材充黑胡桃木
- 2成都家具抽查不合格名單發布 露迪雅家具等在
- 3韓森木家具甲醛釋放量超標 多個煙花爆竹不合
- 4滬售燈具抽查過半不合格 百安居上黑榜
- 5南京江寧數十畝高產良田被毀違規建山莊
- 6中信地產賣卡被疑非法集資
- 7“抗議房產價格下降”是對維權的褻瀆
- 8德爾家居涉嫌概念營銷炒作 質量問題避而不談
- 9義烏房企違規賣房頻發 業主欲維權遭死亡威脅
- 10上海抽查:大莊地板被曝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