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介實體店虛假房見少 網絡不實房源仍忽悠
從4月中旬開始,在主管部門“發布房源須經房主書面認可,確保房源真實”的嚴令下,各二手房中介門店立即撤下了不實特價房源廣告。但記者昨天發現,雖然中介門店內不實房源已經很難見到,但是網上的二手房不實信息仍隨處可見。
中介:
網上低價房“早漲價了”
“這幾天,大街上中介門店的不實房源都下架了,可網上的虛假房源怎么還這么肆無忌憚?”正在看房的市民王女士向本報反映,打擊不實房源的新規并沒有影響到網上的虛假特價房信息發布,她依然被這樣的虛假信息忽悠著撥打了中介門店的電話。
新浪房產登出的一套北五環上元陽光84平方米的兩居室,網上報價是260萬元。這個價格在王女士看來可以接受。可當王女士給經紀人打電話提出看房時,中介卻告訴她那套房早就漲價了,現在的總價是280萬元。
“那你們為什么不在網上及時改過來?網上顯示的可是今天下午發布的呀!”面對王女士的質疑,經紀人輕描淡寫地把責任推給網站“自動更新”后,馬上熱情地向王女士推薦起手里的其他房子。
市民宋先生表示,在經紀人上傳到網上的房源中,有不少房子報價低,上傳的照片顯示房內裝修豪華。但只要撥通經紀人電話,不是被告知“該房已售”,就是說“標價出錯”,接著就會詢問來電人的聯系方式,并大力推薦一些根本不挨邊的房源。
記者在網上看到,“房主急售”、“七八分鐘到地鐵”等廣告內容頗具誘惑性,可仔細了解后發現,“急售價格”有些比市場價還高,而“七八分鐘”基本也是從該項目走到規劃中地鐵站的半程時間。一家中介門店經理田女士坦言,如今二手房成交較難,中介一般會在掛牌房源的網上報價或區位優勢上做文章,吸引看房人來電咨詢,趁機保留其聯系方式。
網站:
網友舉報查實會下架處理
針對中介將網上發布不實房源責任推給網站“自動更新”的情況,昨天下午,記者電話采訪新浪房產客服人員核實。客服人員澄清,網站上的二手房房源信息的發布和更新都是由發布者,也就是經紀人自己來完成的,對于網上標價與實際報價懸殊較大的疑似虛假房源,網站核實后會下架處理,網友可以舉報。
安居客房產網、九九房網站等地產網客服人員也都表示,目前網站已設置舉報系統,如網友發現中介發布的房源不實,可點擊舉報,網站將對被投訴的中介進行相應處理。比如九九房會在一定時間內禁止其上傳房源,而安居客則會扣除其誠信分。誠信分的高低決定了每一位經紀人發布房源信息的排序,同一個小區二手房,誠信分高的經紀人因排序靠前容易被用戶先找到,增大成交幾率。
即便如此,很多網友仍覺得這樣的處理不給力。網站應該在舉報信息核實后,將舉報信息轉給有關部門,對那些敢隨便在網上發布假房源信息的經紀人進行嚴肅處理。
監管部門:
不會讓網絡成假房源避風港
從一些房產信息網站的盈利模式不難看出:中介發信息,網站得實惠;房子如成交,網站有功勞。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基于網站與中介經紀人利益共同體的合作關系,單純依靠網站杜絕網上不實房源并不現實,還需要監管部門的介入。
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期,為了貫徹房地產調控政策和4月起執行的《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執法部門加大了對中介的檢查力度,主要涉及房源真實性等內容。《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中明確,房地產經紀機構與委托人簽訂房屋出售、出租經紀服務合同,應當查看委托出售、出租的房屋及房屋權屬證書,委托人的身份證明等有關資料,并應當編制房屋狀況說明書。經委托人書面同意后,方可對外發布相應的房源信息。
“《辦法》所說‘對外發布’的范圍既包括中介門店內的房源,也應包括其在網絡和其他媒體上發布的信息。”這位負責人解釋,目前北京的落實重點是整治中介門店內的虛假房源。由于網上不實房源的情況比較復雜,整治起來需要多部門協調配合,合力解決。但無論如何也不會讓網絡成為不實房源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