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合同尚未到期
4月9日,官渡區政府和矣六街道辦事處雇了兩三百名工人和數輛挖掘機,強行進入2號苗圃,對苗木進行移栽。
記者聯系到官渡區區長劉毓新,詢問政府是否與富澳地產達成了移栽苗木的相關協議。劉毓新只是說:“它(富澳地產)是租用的土地啊。”
劉秦川證實,“土地確是從官渡區下轄廣衛村、子君村等村小組租賃的,但租賃合同還沒到期。”云南維耀國土測繪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測繪技術報告書顯示,基地共有7個苗圃,總面積214.27畝(約合14萬平方米)。
相關租賃合同顯示,綠化公司于1995年6月與子君辦事處農業二社就22畝土地達成租賃協議,使用期30年,從當年10月至2025年;兩年后,綠化公司與子君辦事處對21畝土地達成協議,使用期33年,2030年12月到期。僅就這兩塊土地而言,富澳地產分別還有14年和19年租賃期。
爭議
補償款相差四億元
4月9日的那次移栽行動,官渡區政府是以擴建橫穿基地的老昆洛路的名義進入的。富澳地產稱,事實并非如此,“不是作為道路擴建,而是作為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的配套設施”。
4月9日至4月26日,施工隊將總面積50畝的2號苗圃中的40畝苗木挖空。4月26日,政府停止了行動,向富澳地產發出約談邀請。5月6日,雙方再次進行談判。官渡區區長劉毓新、常務副區長劉利升、常委李軍坡和戴志云、劉秦川代表雙方出席。
區政府提出,為順利進行老昆洛路的改建,盡管2號苗圃不能達成實質協議,仍希望能修路。戴志云對區政府的要求表示同意。
5月22日,大批農民再次進入2號苗圃基地進行苗木移栽。數十名行政執法人員參與其中,將正在修剪苗木枝丫的工人趕出基地。“對方沒有出示任何手續,只說是中豪包給他們來做的。”劉秦川說。
5月26日,移栽擴大到整個苗圃基地。當天,10多人潛入老昆洛路對面的3號基地挖苗。劉秦川說,官渡區政府辦公室負責人給他的答復是,3號基地涉及村民回遷房,并說“上面給我們施加了壓力”。
為此,劉秦川聯系了官渡區副區長黃晶,希望政府停止移栽。黃晶給他的答復是,“第一,政府是幫你們搬苗的,我們也點了數計了價,最后會賠償給你們;第二,我們是為人民謀福利”。
此前,除2號苗圃的50畝苗木外,雙方對其他部分的苗圃并無過多涉及,更未對賠償標準達成協議。
據劉秦川介紹,政府曾主導銀行對基地進行過估值,資產估值總額約2億元,但富澳地產專業評估公司進行的評估報告顯示,僅流動資產(苗木)價值就達2.38億元,加之房屋建筑物等配套設施,資產評估總值共計2.42億元。評估基礎日為2010年9月30日,有效期直至今年9月29日。
劉秦川說,加上土地差價、租金差價及潛在收益,綜合評估價值總額達6億,與2億相差甚遠。官渡區區長劉毓新承認,確有明顯矛盾。
6月6日,劉秦川致電媒體:“基地上所有苗木已全部被毀壞移栽完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