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亦莊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直以來是北京“商改住”項目最為密集的區域,目前在售的所有項目基本上都是40年或50年產權的辦公、商業立項項目,但其使用功能則多以改為居住功能。隨著北京市對于“商改住”調控的日趨加緊,多數區縣以停止對于“商改住”項目的審批,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似乎成為了“商改住”項目的保護傘。
在全面叫停“商改住”的今天,亦莊北京經濟開發區內卻大量展示著居住功能樣板間的“寫字樓”,這種“寫字樓”項目還在全面進行銷售宣傳推廣,并順利取得銷售許可證,力寶廣場[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就是其中的一個項目。
經濟開發區違規項目泛濫,成商改住沃土
力寶廣場銷售人員剛剛告訴記者,項目已于7月27日取得預售許可證,即將開盤銷售。記者從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獲知,力寶廣場確實已經于27日獲得預售許可證,但開盤日期是8月8日。從5月份開始違規按照住宅賣辦公樓,依然可取得銷售許可證,這是否驗證了業內傳言——在亦莊經濟開發區,違規項目都能獲得銷售許可證,而且這很容易。
在經濟開發區,除力寶廣場外還有VITA國際、米拉village等多個商改住項目。誰來監管商改住的違規行為?
2011年6月1日,市住建委等五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部門聯動,完善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通知》開始執行,《通知》中規定,商業、辦公類項目不得每戶單獨設衛生間;若開發商自己打隔斷,將商業、辦公項目分成多個房屋當作住宅出售,將不能辦理房產證。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一新政將有效打擊商改住違規行為,是遏止開發商鉆政策空子的最有效措施,顯示了政府取締商改住項目的堅定決心。
經濟開發區相關部門給違規項目下發銷售許可證,是否符合新政要求?是否瓦解政府取締商改住項目的堅定決心,是否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為違規、鉆空子、打擦邊球的開發商開后門,經濟開發區相關部門如何貫徹市政府取締商改住的精神指示?由誰來監管經濟開發區屢禁不止的商改住項目?
日前引起廣泛關注的香河事件中,香河縣政府未按照河北省政府批準的土地用途供地,違反了有關規定,河北省監察廳對香河縣土地違規案9名責任人做出處理,其中香河縣縣長被建議免職,當地多個在建項目紛紛停工配合檢查,其中不乏大牌房企。目前已經有項目接到了所售房源必須退房的通知。
香河風波未平,經濟開發區就給違規項目發銷售許可證、允許銷售違規項目,其惡劣后果由誰承擔?是開發商還是區政府?恐怕最終的受害者還是購房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