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區房管部門下發通知緊急叫停
本報訊 樓盤在未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就開始發放VIP卡,收取萬元辦卡費。昨日,本報對南岸區的明發·江南香郡樓盤發卡收費一事進行報道后,引起市、區兩級房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當天上午,南岸區房管部門即向開發商發出通知書,叫停發卡收費行為,責令其立即進行整改。
根據規定,嚴禁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開發項目以“內部認購”“內部登記”“發會員卡”等任何形式放號,或收取“訂金”“誠意金”“會員費”等任何預訂性質的費用。
據市房管局相關人士介紹,近幾年隨著相關部門對房地產市場的重點監管,在未取得預售許可證就發卡收費的情況,只在遠郊區縣的個別實力較弱的開發商企業發生,在主城區則極少再出現。
該人士稱,前日在接到本報的反映情況后,市國土局立即通知樓盤所在的南岸區房管局,南岸區房管局當天下午就派人到樓盤銷售地核實情況。
南岸區房屋管理局負責人表示,經調查了解,本報報道的情況屬實。區房管局昨日上午已給開發商下發了兩個通知書:一個是要求開發商在未取得預售許可證以前,立即停止發卡收費的行為;二是責令開發商立即整改。
該負責人稱,區房管局還將就此事繼續深入調查,隨后將調查結果提交市房管局,做進一步的處理。
記者 程洪川
□律師提醒
沒有預售許可證 市民購房風險大
本報新聞律師團成員、重慶麗達律師事務所段勤提醒,房地產開發企業未取得預售許可證之前,發售VIP卡缺乏相應的法律基礎,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因此,購房者在預約認購商品房時要三思而后行,預防可能帶來的陷阱。
段律師稱,絕大部分以認購卡的方式推出的樓盤,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優惠措施來吸引買家,不過這種優惠其實完全是虛幻的。
一是認購階段,開發商一般不會公布銷售價格,如果認購的人數超過預期,開發商將立即提價,一旦房價超過購房者預期,之前所謂的優惠就化為泡影,即使如期拿回預約金,也白白損失利息。
二是在認購時,購房者所繳納的資金一般以現金方式支付,由開發商出具收據。但目前國家對認購以及認購金的監管并無明文規定,購房者所繳納的認購金做何種用途無從監管。
三是房地產開發周期較長,風險來源較多,并會轉嫁到認購人身上。如尚未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樓盤一旦出現問題,銀行將優先實現抵押權,認購金將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