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5月25日曾高調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已啟動IPO程序的窩窩團,已被曝出遭瑞士信貸、高盛、美林等其他券商拒絕代理其上市業務。有媒體指出,窩窩團目前的狀況并不具備上市資格,除了發展模式混亂及經營數據涉嫌造假外,業界對其CEO徐茂棟管理能力的普遍質疑,也是導致眾多券商拒絕代理窩窩團上市業務的又一原因。
窩窩團在最近半年的時間里一度是眾多媒體競相報道的對象,但和其他團購網站不同的是,窩窩團的媒體報道都是基于源源不斷的負面消息。對此曾有媒體記者表示,作為一家靠惡性競爭維持發展的團購網站,窩窩團目前唯一的新聞點就是變相炒作和欺騙消費者,除此之外,窩窩團已無任何正面新聞價值可言。
該媒體記者的上述表態并非空穴來風,窩窩團對外欺詐消費者、對內欺騙員工的伎倆已經路人皆知。此前其CEO徐茂棟公開表示,窩窩團將在近期完成IPO并兌現期權承諾,但隨著其上市遭拒,窩窩團員工所持有的期權已經如同廢紙。
值得特別強調的是,窩窩團的發展模式堪稱ITAT第二,憑借違背市場規則的炒作和造勢,窩窩團無論在企業經營策略,還是在徐茂棟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其現狀都與當年火極一時的ITAT敗北案如出一轍。
仔細對比分析ITAT的敗北原因,便不難看出今天的窩窩團所面臨的問題也同樣讓其尷尬,窩窩團圈錢和套現的IPO動機已經被業界和投行揭穿。一直以來,IPO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決定企業發展成敗的標桿,無數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也都以IPO作為招募人才的借口,這一招數目前對于窩窩團來說已經爐火純青。不過現在的情況卻是,當初被窩窩團肆意從其他團購網站挖走的員工,目前已經注定和窩窩團的期權毫無關系。就目前情況而言,窩窩團上市無望的結果幾近鐵定,而員工的期權價值也將變成一堆廢紙。
不管徐茂棟如何表示自身企業的良好和IPO上市的順暢,窩窩團內部表現出來的內訌已經足以說明其目前的窘境,窩窩團分崩離析的眾多事件也再現了徐茂棟四面楚歌的窘境。正是基于此,導致了窩窩團今日的發展嚴重脫離實際,在競相追求瘋狂擴充分站和挖角行業人才、以及前仆后繼的炒作,窩窩團成為了ITAT的活生生翻版,其即將面臨的局面可想而知。(CT)
來源:中國商業電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