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2011年8月25日,由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與比購寶(Boogle.cn)聯合主辦的“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www.100ec.cn/zt/315/)接到網友張女士對創維和淘寶商城的投訴,稱聚劃算引發信任危機。
(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配圖)
以下為張女士的投訴內容:
2011年8月16日和17日,淘寶商城聚劃算開展了“萬人團購液晶電視”活動,其中創維彩電推出了“Skyworth創維42K01HR液晶電視IPS硬屏LCD 1080P全高清”產品,宣傳語以“6折”、“原價3999,階梯價>2000人團購價2660元”吸引眾多消費者眼球。從16日10:00至17日,1天多的時間,以7500臺銷量華麗收官。
活動規則是先付訂金,后付尾款,訂金一律不退。廣告“6折”的刺激眼球,“萬人團購聚劃算”,盲從效應、跟風效應,使眾多消費者產生了不理性消費。過后幾天,陸續有消費者為自己的沖動行為后悔,于是跟淘寶和創維方面交涉。交涉理由:1、產品標識不清。聚劃算活動時,LCD做為將被淘汰款式,LCD標識在活動宣傳中沒有放在顯著位置,部分消費者誤認為是LED。
2、價格不實。部分消費者調查市場后發現:42LCD原價3999為虛高標價,新浪科技網站創維同品牌同類別產品“創維42K11HR”2011年5月報價為2999,時隔4個月,且不說降價幅度,單說本次活動的預訂量,到某一地市的銷售部團購,價格與最終活動價2660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3、維權艱難。部分消費者與淘寶、創維交涉。創維方面同意退還全款,但訂金部分至今因種種原因沒有返還。
4、淘寶評價體系引發質疑。淘寶對每件商品的評價機制,一直以來是消費者衡量產品的一個重要方面。本件產品中,由于退訂金過程中引發的強制交易成功,使個別退訂金的消費者可以進入商品評價環節,對本次活動、本產品進行描述。除此之外,有部分評價(以對商品的好評居多)是如何進入評價環節引發消費者質疑。
原因在于淘寶商品流程是:必須賣家發貨——買家確認收貨——買家同意支付寶支付給賣家款項——交易成功后——雙方互評。
本款產品,商家還在生產階段,創維方面承諾9月3日后陸續發貨,那么8月24日有部分消費者評論“已經在看了”、“對產品很滿意”等等,從何而來?,其中一個發表評價買家王先生的個人信息顯示其“現就職于淘寶有限公司”,賣家根本不可能發貨,如何交易成功?如何進入評論環節?
之后關閉評論通道,退訂金引發的強制交易成功已經不能再對商品進行評價,消費者向淘寶申訴后,淘寶給予的答復差強人意,避重就輕,消費者要求對產品進行評價,淘寶方面表示交易不成功“沒有辦法”。要求淘寶及創維方面就此事做出賠償及公開道歉。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購與維權專家王周平認為,建議廣大網友在網絡購物中要保留好相關的證據,包括發票、聊天記錄等有效信息。其次,在下單之后要跟客服電話確認訂單情況。此外,還要選擇可信度高的網站,對所選擇購物的平臺要有所了解。(文/網絡團購與網絡經濟部 筱萍)
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