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記者趕到南桐衛生院,在路人指引下找到張庭容的兒子梅軍,他與女友正跪在一名本欲離開的老婦面前,希望她告知母親死亡的真相。
圍觀者稱,老婦叫婁衡芬,詳知張庭容死亡經過。
婁衡芬告訴記者,17日下午,張庭容到南桐鎮衛生院準備產子,她去幫忙。下午4時許,張庭容順產下一女嬰。“醫生說她的胎盤植入,便用手伸進她的肚子抓,后來她就大出血死了。”婁衡芬淚如雨下。記者進入張庭容死亡的產房,發現地上滿是血跡,張庭容的衣物凌亂地堆放在地上。
記者見到張庭容的丈夫梅韻華時,他顯得憔悴不堪。“她本可以不死的。”梅韻華說,當日衛生院醫生曾兩度撥打120,分別叫來了南桐總醫院和萬盛區人民醫院的救護車,但不知為何又不讓救護車接走張庭容。“家屬都簽字愿負全責了,醫生卻說要主任簽字才放人,但他們主任又不在。”梅韻華很痛苦。
記者向兩家醫院查詢,證實了當日兩家醫院的確派車去過。記者欲找到為張庭容接生的兩名醫生,但衛生院稱兩名醫生已被安排休息。萬盛區衛生局張成平副局長告訴記者,張庭容當時失血性休克,醫生不能讓她走,怕路途上出現問題。
記者后來從當地出租車司機周全那里了解到,萬盛區人民醫院離南桐衛生院較遠,車程有二十幾分鐘。但從衛生院到南桐總醫院,開快車只需8分鐘左右。
按醫療事故全責 衛生院賠17.1萬
張庭容死亡后,萬盛區衛生局組織了專家組進行調查。19日,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李秀泉代表專家組宣布了調查結果。
專家組認為,雖然張庭容20年前產有一子,而且曾人工流產和引產,同時凝血機制差,但衛生院由于技術水平等多種原因,在對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存在不足,使患者失去最佳搶救時機,應對患者死亡負主要責任。
萬盛區區委書記向濤20日對該起事件作了批示,希望區衛生局總結教訓,防止醫療事故再次發生。
前日,張成平介紹,雖然沒有做醫療事故鑒定,但區衛生局根據專家組的意見,已經責成南桐鎮衛生院按醫療事故全責賠償死者家屬15.5萬元,另考慮到死者的喪葬及生前所產嬰兒的哺育,另給予死者家屬1.6萬元的補償。
昨日,梅家與衛生院在萬盛區法院的協調下達成了協議,梅家同意了衛生院總計17.1萬元的賠償及補助。梅軍告訴記者,家屬都想追究當事醫生的責任。張成平對此回應,對當事醫生的處理,還需進一步調查研究后才能決定。梅家表示,將有可能對兩名當事醫生提起法律訴訟。
新聞現場:孩子沒奶吃 父親辭職照顧她
記者前日在南桐鎮衛生院一間小屋內見到張庭容生下的女嬰,她正在衛生院請的保姆懷里熟睡。保姆輕輕拍著女嬰,女嬰的小鼻子間或抽動幾下。保姆告訴記者,小家伙重約三千克。“她很少哭,大多數時候都安靜地在我懷里睡覺。”保姆說。
昨日,記者從梅軍處得知,嬰兒已被抱回了家。“妹妹一生下來就只能吃奶粉,沒嘗過母乳的味道。她現在由幾位女性親戚合力照顧。”梅軍告訴記者,為了紀念母親,表叔文安河給妹妹取名為梅昊。日字代表母親,寓意為母親在天上像太陽一樣照耀關懷著自己的女兒。
記者了解到,梅家正在忙著找保姆照料梅昊,之前在外打工的梅韻華也已辭去工作,在家安心照看女兒。昨日,梅韻華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他最怕女兒長大了被人說是沒有媽的孩子。“將來都不知道該怎么告訴她媽媽到哪里去了。我沒有辦法,我只有好好照顧她,希望能彌補她。”梅韻華這個44歲的中年漢子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