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廣告上宣傳醫院有多少名醫專家,其實很多“名頭”都是買來的。
“我不是‘大義滅親’,只是想讓廣大民眾了解內情!”近日一自稱省城某民營醫院婦科專家的女士致電記者,對那些長期治療婦科病以及不孕不育病的女性表示同情,并自曝在民營醫院工作的所見所聞。
有些“名醫”的名頭是買來的
“我今年60多歲了,原先在一所三級醫院工作,退休后經朋友推薦到這家民營醫院繼續工作。剛開始覺得不錯,醫院環境、地理位置、工資待遇都過得去,到處貼著溫馨的有關醫德的話語,我想在這里發揮余熱也不錯,就來了。”
“我的工資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工資,每個月2000元,其他是獎金和提成,后一部分從所開的藥費、檢查費里提取,這跟有些大醫院的模式類似。”
“來看病的大多是兩種人,一種是年輕女孩子,早孕了,想流產的;另外就是外地人,農村人居多,結婚了沒孩子,來看不孕不育,很多是看了廣告上的宣傳來的。”
“民營醫院基本上是靠廣告宣傳吸引病人,在廣告上很舍得投入,聽說我在的這家醫院每年廣告投入上百萬元,但人才培訓很少搞。醫院里的專家除了像我這樣外聘進來的,更多的是宣傳出來的。”
“比如有個專家自稱是‘中華名醫’,并且在中華名醫網上能查到他,但是他暗地里告訴我,其實這個‘中華名醫’是花了幾千元買來的,只要交上錢,有些協會就給你頒發名醫證書,還會把你的名字收進名醫大全里。其實別看廣告上宣傳醫院有多少名醫專家,其實很多‘名頭’都是買來的。”
“有些大夫別看穿著白大褂,其實連醫師資格證都沒有呢,聽說這在民營醫院里也不稀奇。”
對待病人就是對待顧客
“剛在這兒呆了一個月,科室主任就找我談話了。我聽得出她覺得我不太會拉攏病人,按她的話是,‘服務’還不到位。”
“后來有其他的大夫直接暗示我,對待病人就是對待顧客。要為醫院著想,多從病人身上套點錢。甚至有個人半開玩笑說,這里不同于你以前的醫院,來的病人少,因此逮住一個就得狠宰。”
“雖然是玩笑話,但是我親眼看到有些同事的確是這么做的。有一次遇到一對來看病的臨沂夫婦,人家身上帶了2000多元,第一天看病,連檢查帶拿藥,就花去了1700多元。我看了看,那些檢查項目,有些完全是不必要的。有一次有個濟南市的女性來看婦科病,帶了800元,結果花了750元。”
“掏空病人的錢包是需要一套功夫的。一開始我也納悶,他們怎么會知道病人帶了多少錢?后來我知道這都是在診病時慢慢套出來的。有些大夫戲稱看病跟推銷差不多,關鍵在于掌握病人心理,還要有點技巧。”
“比如說開婦科B超時,如果病人有些遲疑,就拿出前期病人的B超單子,說你看這個病人一開始不查,結果一檢查都嚇哭了,宮頸糜爛都成這樣了,自己還不知道。這么一嚇唬,病人自然就查了。”
“另外,開藥方時也有技巧,先要試探病人的反應,逐漸增加治療方法和藥品。”
“都說民營醫院里最黑的是泌尿科和婦科,這也有點道理。因為這兩種病比較常見,并且都有些牽扯隱私,有些人可能不想去大醫院排隊看病,民營醫院人少,不容易遇到熟人。”
那里不少醫生也是過意不去
“除了大夫,醫院里其他人員也會積極上陣。就連醫院熱線的接線員也是其中一分子。”
“聽說接線員會進行崗前培訓,主要是指導如何通過熱線電話吸引病人前來看病。比如要掌握基本的醫療常識,對病人的潛在‘價值’作出評判,然后再極力宣傳自己醫院的治療能力,必要時還會舉例證明。”
“如果一個醫院完全以贏利為重心的話,那么出現醫療事故、產生醫患糾紛就會很經常。我來了不到一年,就遇到了好幾次。”“有一次做無痛人流,結果導致子宮穿孔了,那次鬧得比較大,那個大夫也因此離開醫院了。其實民營醫院的工作人員流動性比公立醫院大得多,醫生一旦出了事故,很多就直接走人了。”
“其實也不是所有的民營醫院大夫都這樣,很多人也覺得過意不去。”
“每次看到有媒體報道說大醫院專家門診排號難,我就忍不住想,如果民營醫院能樹立威信、吸引更多患者過來,醫療資源不平均的問題或許可以解決,大家也就不用整天吆喝看病難、看病貴了。但是眼下,這還是一個遙遠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