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生鄭興源)“自己親自送過去更便宜!”日前,不少市民對快遞費上漲發出這樣的聲音。去年至今,在深圳的圓通、韻達、順豐等快遞公司上調價格,而同城快遞漲價最高達到兩成!據了解,去年11月,圓通、韻達、中通等大型快遞公司陸續漲價;日前,順豐快遞聲稱將收取3元的取件費,雖然后來順豐發表聲明稱暫緩推行此行動,但快遞費用上漲已是不爭事實。不少市民表示,希望不要只漲價不漲服務質量。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成本的提高,快遞、物流行業的漲價或將成為“潮流”。
A 現狀:同城快遞漲幅最高達兩成
2月28日,有媒體報道,順豐快遞將于3月7日起,在部分城市上門收件服務試行收取3元住宅服務費。3月1日,順豐快遞官方網站掛出通知,“日前我司計劃對個別地區、個別產品價格作出一些微調,但結合新的因素考慮,決定暫緩推行”。記者就此事致電順豐快遞,順豐快遞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考慮到市場的各種因素,以及國內的消費特點,所以暫緩推行此項決定。
雖然該項收費被暫停了,但有市民表示,這樣的行為擺明是變相漲價,與之前媒體報道過的杭州中通收取1元的快遞單費相似。“服務費收不成,以后恐怕會直接加在貨物運費上。”經常網購的鄭先生表示。
其實,鄭先生的擔心不無道理,就在順豐發布公告前幾天,2月25日,德邦物流就發布公告,對全國汽運價格作適當上調,其中漲幅最高達6%。申通快遞、佳吉物流近期也在部分區域對價格進行上調。快遞行業、物流行業漲價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2010年11月1日,圓通發布《告客戶書》,將價格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調整:省內文件上調1.5元/票,物品首重上調1.5元/公斤,續重上調1元/公斤;省外文件上調2元/票,物品首重上調2元/公斤,續重上調1元/公斤。而后,韻達和中通陸續發通知,分別在2010年11月3日、2011年1月10日對快件價格進行上調,幅度達10%~20%。隨著快遞整體價格的上升,深圳不少同城快遞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調,有快遞漲幅高達20%。
記者了解到,自2009年以來,部分快遞公司的同城快遞費先后上漲達3次之多。圓通快遞同城快遞由6元升至8元,韻達快遞市內派送也從5元漲至6~8元不等。記者致電順豐快遞客服,客服告訴記者,年前深圳同城快遞就由10元/票漲到12元/票,漲幅達20%。“在深圳同城寄個快件,順豐速運的價格居然比郵政EMS高4元。”華強北一網絡電子商表示,“如果有空,我自己搭地鐵拿過去更便宜。”
B 原因:油價、人力成本高是主因
目前,我國快遞、物流市場可謂是競爭激烈,國際快遞巨頭、中國郵政EMS和民營快遞物流公司三股勢力共同爭奪中國市場,DDS就是在這大背景下因資金鏈斷裂倒下的。在這種情況下,快遞公司不得不小心翼翼,如不合理地提升價格很可能會失去大量客戶。不少快遞公司表示,上調價格,事出有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近期油價上漲。
“從2010年12月22日零時起將每噸汽油、柴油的零售價提高310元和300元后,2011年2月20日零時起再次將每噸汽油、柴油的零售價提高350元。柴油價格自2009年6月以來,已整體上漲3410元/噸。今年,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水平(CPI)和企業綜合用工成本不斷上漲。這些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使物流企業成本持續上升,企業難以自我消化。有鑒于此,我公司才將對全國汽運價格作適當調整”,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通速遞也作出解釋,“由于目前人力、燃油、物料等各項成本的不斷上升,大大增加了我們的各項運作成本,不得已才提高價格”。深圳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研究所主任閻振坤表示,運輸成本占快遞總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運輸成本的提高,企業的利潤將被大大壓縮。一物流企業的老板則告訴記者,運輸成本占了總成本的55%,油耗在運輸成本中占三分之一。可目前物流企業毛利率大部分都是微利狀態,這使企業的利潤降低至少兩成。
除了油價,快遞業人力資源成本高也是造成快遞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由于各地爆發的“用工荒”推高了快遞行業的用工成本,這樣倒逼快遞行業進行收費調整。
“快遞員是一項辛苦的工作,所以很少人會選擇,”一名負責福田區景田片區的順豐快遞業務員告訴記者,自己目前的月收入在五六千元左右,而在華強北工作的同事月收入可高達一萬元。一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快遞公司最大的成本來自于人員勞務成本,其次才是運輸成本,快遞行業現在的形勢是“不漲價等死,漲價的早死”。
各方反應
網店:
郵費再漲,
生意就沒法做了
運費上漲,不少從事電子商務的商家處境艱難。由于郵費的上漲,使得網民的購買欲大大降低,特別是一些低價商品。李小姐準備從網上買個標價10元的魔方給家里的小孩,但郵費比魔方還貴2元。“本來以為網上的便宜又方便,但想不到加起來還貴過在實體店買,”李小姐表示。
記者從淘寶一飾品店老板那里獲知,她銷售的主要是小件商品,價錢在10元左右,由于還要加收郵費,本來銷量就一般。“一個發夾8塊錢,要加收8元的郵費,郵費如果再漲,生意就快做不下去了,”老板向記者抱怨,郵費的不斷上調使得本來銷量就一般的小件商品市場變得更加清淡了。
但也有商家表示,并不會調整網上標出的運費,而直接加在商品的銷售價上,最后還是由消費者來承擔。閻振坤表示,對于郵費的提高,消費者的消化需要一個過程,商家可能要經歷一段時間的冷淡期。
市民:
希望不要
只漲價不漲質量
對于此次提價行動,不少市民表示有心理準備,當白領的王小姐表示:“現在的物價水平,什么東西上漲已經見怪不怪,對于快遞費上漲也不感到奇怪。”
記者詢問了幾位市民,他們均表示,“該用到快遞時還是會用,對于網購價格方面會與實體店進行對比后,再進行購買。”也有市民表示漲價情有可原,但希望在提價的同時把服務質量也提上去。“希望不要只漲價不漲質量,我們需要一個好的服務質量,‘野蠻快遞’、不按時、漏貨等現象希望不要再出現。”
業內:
近期漲價
或將成為“潮流”
有市民擔心,這幾家快遞、物流公司的此次價格上調行動會不會帶動整個行業的價格上調,形成一個上漲潮呢?對此,閻振坤表示,主要是整個消費大環境的通脹、原油的上調和人力成本的提高造成了此次價格上調。按現在的趨勢,預計近期還會有快遞、物流公司出現上調價格的情況,快遞、物流公司的漲價將成為“潮流”。深圳環宇物流公司的邵先生也表示,還要再觀察市場情況,如果各種成本要素的價格整體上漲,快遞、物流行業的價格上漲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