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訊 同一件商品,同品牌超市不同價,或在不同超市,賣價差得離譜。隨著這種現象的增多,越來越多對價格比較敏感的市民,不得不花更多時間來貨比三家,當然其對超市的信任感也大打折扣。日前,記者走訪多家超市,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探訪。
同一瓶食用油家樂福兩店相差1.2元
同一款食用油,在家樂福的兩家賣場,每瓶賣價竟然相差1.2元。最近,某公司職員小葉就此給本報打來電話稱:“差幾角錢也就算了,這都差到1元以上了,也差太多了吧。”
據小葉介紹,前日,他負責到家樂福超市,采購單位所需的100瓶食用油。小葉先來到漢口武勝路店,因為貨源有限,小葉在這家店只采購了14瓶食用油,零售價為每瓶13.6元。隨后,小葉又到漢陽王家灣店采購86瓶,結完賬才發現,該店的標價竟然是14.8元。“這每瓶都差1.2元,如果我在王家灣店買了100瓶,豈不是要多付120元。”
小葉甚是氣憤,遂找賣場工作人員理論,要求賣場退還差價,結果沒人理他;打客服熱線投訴,也沒人接電話。無奈,小葉給本報打來電話。
同一瓶酸奶兩家超市相差4.4元
同一商品,同一超市“小差價”;而在不同的超市,差價則更大。
日前,小張在武昌東亭中百超市,買了一瓶1.2升的金爵原味酸奶,花了14.5元。當日,小張又逛到徐東沃爾瑪超市,準備再買一瓶,結果一看標價嚇了一跳,同品牌同規格竟是18.9元。“我本來對價格不太在意,但這足足差了4.4元,印象太深刻了,那我以前在沃爾瑪買,豈不是吃了很多虧。”小張如此抱怨。
小張表示,沃爾瑪標榜自己“天天低價”,但價格比其他超市竟然貴這么多,作為消費者,感到十分不解,遂跟徐東沃爾瑪超市打電話。對方表示:“沃爾瑪雖然天天低價,但這并不一定就意味著沃爾瑪的所有商品都比別家便宜。一般印在當日彩色宣傳單上的商品會便宜一些,其他商品不能保證。”
至于為何價格會差到4.4元之多,小張表示客服并未正面回應,只是對方有一句話讓她記憶最深——“食品類商品出現了這樣的事不能退換,望您以后多貨比三家。”小張大呼上當,“所謂天天低價,不過如此”。
受訪市民不再相信超市標榜低價
對于上述現象,家樂福相關人士稱,兩個店同一款商品的價格確實會存在價差,這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該人士稱,“王家灣店和武勝路店,分別位于漢陽區和硚口區,這兩個地區的消費水平不同,所處的商業環境也不同,所以賣場會區別定價。因為賣場的行為是正當的市場行為,所以不會退還差價。”
武漢市物價局則解釋,同一商品在不同賣場存在價差是正常的。這可能是由于進貨的時間不同,廠家生產成本的差異,導致價格不同。如果在同一家賣場、對同一種商品標出兩個價格,就違反了價格法的相關規定,屬于違法行為。
對于上述解釋,記者隨機采訪了部分市民。有市民就表示:“現在超市都說自己最便宜,想不到背后有這么多差價。而一解釋起來,又有這么多理由,給人感覺不誠信,再也不敢相信超市的自我標榜了。” (記者 彭鵬 楊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