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餐廳、大排檔都在用,專家認為按標準使用對人體無害
深圳晚報見習記者周靈靜報道 近日,多地市場發現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將豬肉涂抹這種牛肉膏進行腌制后,豬肉的口味就酷似牛肉了。這則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不少市民對此十分擔憂,卻又感到防不勝防,十分無奈。
那么,深圳市場有沒有這種添加劑呢?記者走訪了我市部分調味品店,均未找到牛肉膏,但卻發現絕大部分調味品店均有出售牛肉精粉,除此之外還有豬肉精粉、雞肉精粉、鴨肉精粉等等。那么,牛肉精粉和牛肉膏有什么不同?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呢?
店主:為了讓味道更鮮,很多餐廳都在用
福田農批市場的一家調味品店的店主告訴記者,很多餐廳,尤其是大排檔都會使用牛肉精粉,一般在炒菜及煮湯時放一些,也有人用來做肉丸或者腌肉,這些會讓味道更香,口感更好。當記者擔心使用后對人體有害時,店家稱肯定沒有危害,使用牛肉精粉與使用味精、雞精是一樣的道理,只是為了讓味道更鮮。當記者問到如果用來腌制豬肉,是不是可以變得像牛肉一樣時,店家馬上變得謹慎起來,回答說:“這個要問買的人,我不知道,我從來沒用過。”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所有肉精粉的外包裝上都印有QS標志及生產許可證編號,價格大都為20~25元/罐(500克)。記者打開一罐牛肉精粉,一股濃烈的牛肉香味立刻撲鼻而來。記者仔細看產品介紹,發現其主要成分為牛肉提取物、氨基酸、谷氨酸鈉、香辛料等,可廣泛用于餐飲業、火腿腸、肉丸、方便面、湯料、冷凍食品、膨化食品、調料包及各種肉類制品,參考用量為2%5%。
專家:屬增香型食品添加劑,按標準使用對人體無害
那么,牛肉精粉是不是真的像店家所說的對人體無害呢?專家認為,“肉精粉”與“牛肉膏”都屬于一種增香型食品添加劑,是一種按食品生產量決定使用量的自我限量型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劑是為了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國家衛生部《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 2760-2007)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食品中允許使用的添加劑品種,并詳細規定了使用范圍、使用量,是指導食品企業正確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技術法規。如果市場上銷售的“牛肉精粉”、“牛肉膏”是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取得生產許可資質的產品,并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使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如果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故意使用牛肉精粉用豬肉冒充“牛肉”,則屬于商業欺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