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吳志剛
南京正宗“桂花牌”鹽水鴨包裝遭不少品牌仿冒,部分鴨制品企業生產環境惡劣、蒼蠅橫飛。針對近日被曝光的南京鹽水鴨市場亂象,早報記者了解到,如今南京鹽水鴨的整體形象受到影響,多家鴨企訂單下滑。為此,南京市政府決定用一個月的時間,在全市開展鴨制品質量安全專項整頓,維護南京“鴨都”的美譽。
鹽水鴨變質、有異味
據央視《消費主張》欄目報道,在南京汽車站、火車站周邊銷售的鹽水鴨品牌有十多種,它們的包裝與正宗“桂花牌”鹽水鴨非常相似,顏色相近,甚至圖案也十分相似,外包裝上也都印著“桂花風味”的字樣。相較于“桂花牌”鹽水鴨五六十元一只的價格,這些品牌鹽水鴨價格相對便宜,最低的只有30多元。
對于市面所售各種品牌的鹽水鴨,南京鴨業協會5月份完成的一份“鹽水鴨感官檢測信息表”顯示,17個品牌的鹽水鴨,有兩個品牌的鴨子問題較嚴重——南京龍潤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鹽水鴨“已經變質、腐爛,有異味,完全不能食用”。南京宮宴食品中心生產的鹽水鴨同樣“有異味,變質;加工過程中沒有煮熟、高溫殺菌壓熟”。
南京市質監局6月初對一家問題企業的現場檢查發現,生產車間軟簾門、滅蠅燈等都沒有正常開啟,腌制鴨子的液體容器四周有許多蒼蠅在飛舞。在機器或工作臺上能看到幾塊用來粘蒼蠅的紙板,每塊板子上都沾著許多蒼蠅。
專項整治一個月
問題鴨曝光后,南京市市長季建業做出批示,“對央視曝光的企業責令立即停產,查封現場所有半成品和成品,督促企業召回未經檢驗的鹽水鴨制品,同時對全市鴨制品生產經營企業開展拉網式監督檢查,對相關產品進行柚樣送檢。”
從6月10日起至7月10日,該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鴨制品質量安全專項整頓,重點檢查鴨制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餐飲單位自制鴨制品的質量安全狀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依法嚴肅處理,對構成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司法機關處理。
受該事件影響,南京鹽水鴨的整體形象遭到質疑,不少采購商持觀望態度,鴨企訂單開始下滑。6月11日,南京鴨業協會召集22家正規鹽水鴨生產企業在夫子廟市場抱團承諾:提供健康、安全的鴨制品,嚴格按照鹽水鴨傳統工藝組織生產,只使用八角、生姜、蔥、鹽等傳統調味料,不添加其他任何添加劑。
南京市鴨業協會秘書長何春珠表示,正宗的南京鹽水鴨是不需要任何食品添加劑的,味精、醬油等也不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