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新聞網11月23日訊 沖著“辦卡可以優惠”的宣傳,消費者一次性預付了一年的費用,不想,會員卡使用了不長時間,就因商家消失或換了老板而不能用了。就此類事件消協工作人員提醒,面對“辦卡消費優惠”的誘惑,市民一定要理性,謹防會員卡套錢。
今年7月,早春園小區王女士在市內某游泳館花280元辦了一張會員卡,卡上注明可以消費60次,誰知,到了8月,她再持游泳卡去消費時,竟遭到了工作人員的拒絕,原因是泳室換了老板,不認以前辦的會員卡了。王女士于是投訴到奎文消協,最后經調解,老板勉強給王女士退了60元錢。
喜歡上網的孫先生在某網吧的會員卡上一次性打進了300元,本想可以享受8折優惠,沒想到該網吧不久竟“人去樓空”,手中的卡因此成了廢品。
據市消協工作人員介紹,現在不少網吧、美容美發中心、洗浴中心以及洗車行等都推出了多種會員卡,即消費者預付一筆現金,購買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的會員卡,便可在以后的消費中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優惠,每次消費的費用都會在會員卡的預付金額中扣除。然而,有些商家吸引消費者購買會員卡后,或以“換了老板”為由,拒絕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或干脆人去樓空,使消費者的會員卡變為一張廢紙。
此外,由于辦理會員卡時的宣傳與實際接受的服務不符,消費者發現服務不周、以次充好、價格不合理需要退卡時,經營者往往以“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或“此卡一經售出概不退卡”為由拒絕,這也是預付費消費投訴的熱點之一。
針對這一情況,消協提醒消費者,面對會員卡消費優惠的誘惑,一定要理性。在選擇購買時,一是要看商家的經營主體是否合法、從業資質如何,一般應選擇那些正規的、知名度高、信譽度好的商戶。二是購買的會員卡金額不要太高,一旦上當受騙損失也會小一些;三是在簽購卡協議前,要仔細閱讀協議內容,以防消費陷阱,并要問清使用時限、優惠比例等相關內容。一旦受到侵害,消費者要及時向消協或工商部門投訴,或向法院起訴。
“辦卡優惠”陷阱不少
2008-11-25 14:33 濰坊新聞網 齊文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粉鍋洗拖把 湖南雨花亭無名粉店被責令關門整
- 2巴比饅頭豆漿超齡半年 負責人稱生產日期打錯
- 3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實施
- 4遼寧鳳城供暖不達標 市民寒冷中苦熬迎春節
- 5體操隊總教練被曝享巨額招待 17人花費16萬
- 6網曝廣佛地下“援交網絡” 高中大學生當“援
- 7中石化被曝“獎金門” 虛假套現1400多萬
- 8工程院新院士名單涉嫌泄露:32人1個月前被猜
- 9湖北江陵“最牛女縣委常委”范潔 26歲4年升遷
- 10網曝四川某副縣長穿五六千元名鞋視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