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耿小勇 實習生嚴娟)昨天下午,身高1米的小伙李憲峰洗了把臉,準備回家。“前幾天發愁,臉都沒洗。”這位27歲的殘疾人加盟北京一家公司,想在家鄉銷售小飾品致富。在交納了1.5萬余元的服務管理費后,發現被騙。
殘疾小伙“致富找加盟”
1米高的李憲峰,背著個成人的書包,臉上的皺紋看出他不是個小孩。
“肢體三級”殘疾證顯示李憲峰生于1982年。李憲峰稱,在邢臺農村老家開小賣部,養著多病的父母,供弟弟上學,這兩年才還清父母為他治病欠下的債。
今年年初,李憲峰從電視上看到北京一家公司的飾品加盟廣告,“銷售2—10元的飾品,進貨價是二至三折,免費市場調查和經營培訓。”李憲峰說,他打算加盟這個店,多掙些錢,將來娶個媳婦。
電話聯系后,對方熱情邀請考察,承諾報銷400元車費。
交了全款 發現被騙
今年2月18日,他和朋友到位于豐臺的某科技有限公司,交了6000元定金簽了一份《經銷合同》。“很多條款我看不懂。”李說,只明白得到授權,開“2—10元的超市”,一共需交15800元,公司配發價值17800元的商品。
2月28日,貨物運到邢臺貨站,李憲峰去領貨時被告知交清全款才能提貨,李又借來的9400元(扣除400元車費)匯到公司賬戶。
“到家開包就傻眼了。”他說,近三千件商品中很多都是幾十元,甚至近百元一件,其中一個進價8.5元的梳子,當地的零售只需三四元錢。
李憲峰稱,這些貨的進價要比當地批發市場高三四倍,根本無法在農村市場賣。
啃饅頭蹲車站討錢
當晚,李憲峰一夜沒睡,父親也因此氣病了。
3月1日,李憲峰向家里要了400塊錢來北京評理。到該公司后,得到的答復是“不退貨也不退服務費,只能更換商品。”
期間,他多次去公司討錢,“甚至都給他們跪下了。要不回錢,我沒臉回家。”李憲峰哭著說,臉上留下一道道淚痕。
身上的錢眼看花光了,李憲峰只能每天吃一頓飯,晚上睡火車站,一些老鄉可憐他,給他些饅頭和咸菜。
3月4日,記者和李來到豐臺的這家科技有限公司,對方稱“2—10元超市”是概念,并非都是10元以下的商品。15800元不是貨款是加盟服務管理費。而李憲峰收到的貨是公司贈送的,以后再從公司進貨,將享受二至三折的經銷價。
昨日,記者和李憲峰再次來到該公司,經反復協商,公司人員稱“可憐殘疾人”,退貨款5000元,已發的貨物歸李憲峰,雙方合同作廢。
李憲峰算了算,退回5千,貨物能賣五千,還賠五千多,“就算買個教訓。”
昨日,豐臺工商人員稱,最近關于加盟連鎖等受騙投訴很多,投資者簽合同一定要謹慎小心。
■ 律師說法
“這是份欺詐合同”
“這是份欺詐合同。”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師、未名律師事務所劉興成說,表面上收取的是服務管理費,實際上就是貨款;所提供的產品并非名牌,隨便都能買得到,卻強行標高價給加盟者,這些都違背合同法誠實信用原則,是明顯的欺詐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