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廣州,各類培訓機構多達上千家。據記者了解,雖然廣州培訓業正在走向自律、規范發展,但是在一些培訓機構中仍存在不誠信經營行為。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培訓機構的消費陷阱主要有虛假承諾、夸大宣傳、貨不對板等。因此,消費者在擇校過程中應謹防上當。
陷阱1 招生廣告有貓膩
一些培訓機構在招生廣告上既不注明開學日期,也不注明一個班的學員人數究竟是多少。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樣的招生廣告,通常隱藏著貓膩,這是因為“他們心里沒底,不知道能不能招夠學生開班,如果報名者太少,就不開班或拖延開學日期”。據透露,有的培訓機構甚至在開班后因人數少而“多班合一”,將高級班并入中級班,或者搞初、中、高級班大雜燴。其教學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據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培訓機構在招生廣告上作不實宣傳。例如有的機構在廣告中打出“小班制教學”的旗號,但開班后一個班卻安排多達30人甚至50人。此外,有的機構在廣告中稱“學員高薪就業”、“學員100%就業”,其實是以偏概全,因為他們如果有一個比較優秀的學員畢業后月薪達到了6000元以上,他們就標榜學員一律高薪就業。
專家建議:消費者報名前應多方考察,打聽已畢業的或在讀學員對該培訓機構的評價。
陷阱2 授課老師貨不對板
為了爭奪生源,許多培訓機構都大打“公開課”牌。據廣州東方英文書院校長黃奇虎介紹,有些學校生怕招不到學生,不惜重金請來“專家”、“學者”——即擅長演講的人,來上一堂生動的公開課,以吸引聽眾報讀。但是,學員等到開課后卻發現,并不是那些在公開課上亮相的“名師”給他們授課,教學水準及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即使真的是“名師”授課,也是把公開課上經過濃縮的“精彩”演講變成4個月或更長一段時間的課程,內容稀釋,精彩不再。因此,黃奇虎提醒消費者在選擇培訓機構時,不要輕信所謂的“公開課”。
專家建議:消費者聽了公開課后,還應主動要求進行日常課程試聽,并且多從在讀學員那里了解教師的素質和真實上課情況。
陷阱3 用優惠折扣哄你掏腰包
“讀一年,送半年”和“免費學習半年”,這是不少培訓機構在招生過程中推出的優惠措施。但是,廣州新世界培訓中心校長張文明指出,消費者應謹防“優惠”背后有詐。比如,一些培訓機構許諾“送”給學員的課程,多半都是那種不限人數的大班課或者“英語沙龍”什么的,并非是學員所希望的小班課或自己真正需要的課程,并不會增加培訓機構的辦學成本,“反正這種課人多幾個沒所謂,甚至是人越多越好”。據記者了解,這種借“優惠”、“折扣”來忽悠消費者掏腰包的現象,目前在廣州的高端英語培訓領域比較普遍。
據廣州一家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分析,部分培訓學校靠課程價格折扣來吸引消費者眼球,主要是因為辦學時間不長,或者是雖然已經辦學多年,但是一直生源不足。但是,這種做法會造成惡性循環:學費折扣之后,學校沒足夠的錢聘請好老師,教學效果難以保證,招生困難。對于這些培訓機構來說,生存成了他們考慮的第一要素。
專家建議:“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這是一個自古不變的真理。消費者在選擇培訓課程時,應該以學習內容和效果為重,不能被“讀一年,送半年”這樣的字眼所迷惑。
培訓謹防3大陷阱
2008-03-11 14:57 信息時報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粉鍋洗拖把 湖南雨花亭無名粉店被責令關門整
- 2巴比饅頭豆漿超齡半年 負責人稱生產日期打錯
- 3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實施
- 4遼寧鳳城供暖不達標 市民寒冷中苦熬迎春節
- 5體操隊總教練被曝享巨額招待 17人花費16萬
- 6網曝廣佛地下“援交網絡” 高中大學生當“援
- 7中石化被曝“獎金門” 虛假套現1400多萬
- 8工程院新院士名單涉嫌泄露:32人1個月前被猜
- 9湖北江陵“最牛女縣委常委”范潔 26歲4年升遷
- 10網曝四川某副縣長穿五六千元名鞋視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