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個月就小學畢業了,云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勐堆鄉彭木山完小六年級的50多名學生,卻在4月20日購買了一套新校服。對于這些貧困學生來說,訂校服的45元錢是大半個學期的伙食費,而且這已是近4年來該校統一訂購的第3套校服。
有的學生連每星期3元錢和兩公斤大米都交不起
低矮的土房、殘破的桌椅、塌了一半的講臺,學生們在塵土漫天的操場上光著腳打籃球——云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勐堆鄉彭木山完小是一所典型的偏遠山區小學。
鎮康縣是國家級貧困縣,2006年農民人均收入僅1260元。由于山多壩少,不少學生上學要走一個小時以上的山路,彭木山完小有148名寄宿學生。原來作為學生宿舍的土房早已破敗不堪、岌岌可危。為此,國家農村寄宿制建設工程項目投入48萬元,為彭木山完小建起了一棟800平方米的新宿舍樓。但由“興邊富民工程”資助建設的新教學樓尚未完工,因此,學生們雖然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宿舍,卻仍在被列為危房的教室里上課。
彭木山完小校長李耀江介紹說,學生不需要交寄宿費,只要自帶被褥即可。筆者看到,每張床上幾乎都只有一床薄被,部分學生僅用草席鋪床。宿舍里沒有衣柜和書桌——事實上,這些學生沒有換洗衣物,也沒有多余的書本。
由于有“兩免一補”和省財政的補助,加上食堂自種菜地和養豬,每個學生每星期只需交3元錢和兩公斤大米,便可以在食堂吃9頓飯——周一到周四每天兩頓、周五上午一頓。
盡管如此,仍有部分學生交不起錢和大米。李耀江說,勐堆鄉有一些村寨十分貧窮,這些村寨來的學生可以享受伙食費全免的待遇。其他交不起伙食費的學生,學校先記賬,過一段時間,如果學生實在拿不出錢來,只能考慮給予免除。
六年級男生李宏兵說,在學校里,每天上午11時和下午5時各吃一頓飯,菜式是一成不變的鹽水煮土豆和菜湯,周三可以吃一次肉。他說,自己家勉強能交上伙食費,但有的同學很長時間沒有交錢,連大米都交不上。另一位佤族女生李華芝家里種了5畝甘蔗和半畝茶葉,全家6口人年收入大約3000元,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經常向親戚鄰居借錢交伙食費。
在四年級二班教室里,記者翻閱了剛剛收上來的數學作業。50多本練習本中,絕大部分都是先用鉛筆寫過一遍,再用圓珠筆覆蓋原來的字跡。
自愿購買還是強制訂購?
4月20日,全校學生都穿上了前一天晚上剛發的校服,然而他們的腳上穿的不是拖鞋就是涼鞋。學生們說,球鞋太貴了,只有冬天才可以穿。平時的衣服,要么是別人穿舊的,要么是花幾塊錢買來的。
李華芝說,這是她三年級轉學到彭木山完小以來學校第三次統一訂校服,每套都是45元。記者問:“可以不買嗎?”她回答:“不可以。”當記者問如果不買會怎么樣時,她低頭不語。
李華芝說,這學期開學,老師又要求購買校服,她只好回家去跟父母說。像以往那樣,“家里拿不出,就拖一段時間,最后只能借。”李華芝的哥哥在鄉中學上初三,校服也是一項必需的支出。
那么,學校有沒有征求家長的意見,對購買的校服進行公示呢?李華芝搖頭。
對于“是不是必須訂校服”的問題,彭木山完小語文教師李育美回答說:“是的,必須訂。”她說,為了使校容整齊,學校要求統一服裝。“我們這兒的學校都有校服,已經訂了好幾年了,家長都知道,沒有必要說。”至于校服從哪個廠家訂的、有沒有進行公示,她表示:“不清楚,只有李校長知道。”
但是,校長李耀江卻認為,校服都是學生和家長自愿購買的。“我們前段時間跟家長聯系了一下,向他們征求意見。我說我們修了新的教學樓,做什么活動時穿得太難看不像樣。家長們都很支持。”
“每一位家長都支持嗎?”
“我們在每個村都有家長代表,有什么問題都通過家長代表傳達。家長代表都比較明事理,都同意了。”李耀江說。
記者問:“學生原本已經有了至少兩套校服,六年級學生馬上就要畢業了,再訂一套有必要嗎?”李校長先是說,他調到彭木山完小才一年的時間,“以前訂了幾套我也沒問過,這是我第一次訂。”隨后又說,以前的校服只有高年級才有,新訂校服主要是為了使低年級學生也統一服裝。
那么,為什么不單給低年級訂呢?李耀江說:“因為家長說以前的校服不好看,要跟廠家聯系一下重訂校服。”記者問:“是所有的家長都覺得不好看嗎?”李耀江遲疑了一下,答道:“60%多吧。”
李校長說,作為校長,他當然最了解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他也沒有強迫學生馬上交錢。“先發給他們,錢可以慢慢交。我已經從學生勤工儉學的錢里面給他們墊付了1150元。”
強制訂校服問題在山區農村學校有普遍性
“鎮康的山區農村小學是堅決不允許訂校服的。”云南省政府教育督導團專職督學卯懷方說,鎮康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小學輟學率高達10%以上,要以“控輟保學”為前提要求,絕不能加重家長負擔。“學生連伙食費都交不起,還要求訂校服,是很惡劣的。”
卯懷方說,由于統一著裝對學生養成整齊的習慣、防止攀比有積極作用,所以對訂校服不能搞“一刀切”,教育主管部門也沒有作出專門規定。具體來說,對城區學校不限制,對山區農村學校不提倡,并且一定要以自愿為原則。
但是在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的檢查中,強制訂校服問題在山區農村學校有普遍性,“幾乎每個縣都有”。卯懷方還發現有貧困地區學校借訂校服之機,從家長身上“刮油”牟利的現象。“我們都毫不含糊,當場批評,事后通報。”
“我們要求采購規范、操作透明,要將價格、質量、供貨商公示,樣本服裝要展示給家長看,征求家長同意。不能想收多少錢就收多少錢。”卯懷方說。
他還指出,整個小學階段最多只能訂3套校服,“像這樣在近4年里訂3套是不合適的。”
4月26日,鎮康縣教育局副局長楊天澤在接受電話采訪時稱,縣教育局明文要求過不允許強制訂校服,大部分學校都有校服,但是“我以為是學生自愿買的。”“因為是自愿購買,所以也沒有對公示這一環節作過要求。”他表示,自己沒有具體了解過此事,現在將著手調查,如果真是強制訂的話,將按規定“最起碼對有關負責人做出處理。”
有關人士建議,對于哪些學校不能統一訂校服,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從貧困面、貧困程度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并嚴查強制訂購、亂收費行為。
本報昆明5月8日電
學生窮得一天只吃兩頓飯 四年內竟訂了三套校服
2008-03-11 14:57 中國青年報 雷成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粉鍋洗拖把 湖南雨花亭無名粉店被責令關門整
- 2巴比饅頭豆漿超齡半年 負責人稱生產日期打錯
- 3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實施
- 4遼寧鳳城供暖不達標 市民寒冷中苦熬迎春節
- 5體操隊總教練被曝享巨額招待 17人花費16萬
- 6網曝廣佛地下“援交網絡” 高中大學生當“援
- 7中石化被曝“獎金門” 虛假套現1400多萬
- 8工程院新院士名單涉嫌泄露:32人1個月前被猜
- 9湖北江陵“最牛女縣委常委”范潔 26歲4年升遷
- 10網曝四川某副縣長穿五六千元名鞋視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