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暴利行業》——眼鏡業
暴利率☆☆☆☆☆
暴利絕對值☆☆☆
壟斷程度☆☆
公眾評價惡譽度☆☆☆
記者在北京潘家園走訪了數十家眼鏡店,發現所有的眼鏡店都有高、中、低各種不同價格的眼鏡。在一家眼鏡店里,記者看到,有售價低達10元的老光眼鏡,也有售價高達千元的太陽鏡或金屬眼鏡。
記者同時發現,同一款式、同一品牌、同一產地的眼鏡,在不同的店里賣出不同的價格,而且價格懸殊。以鏡架為例,目前市場上高檔鏡架以鈦質材料最為流行,這些鈦質鏡架不論是什么品牌,價格都在300元以上。而且不同的眼鏡店的差價極大,有的可以賣到上千元,一款聲稱英國進口的防輻射鏡架要價近2000元。
記者看到,某品牌的樹脂鏡片在一家眼鏡店里要價500元,店主稱這是進口品牌,質量很好,而就在不遠處的另一家眼鏡店內,價格標簽上卻標著260元。
“暴利率☆☆☆☆☆ 暴利絕對值☆☆☆ 壟斷程度☆☆ 公眾評價惡譽度☆☆☆”, 2005年,一家網絡媒體將眼鏡業列入《中國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其五星的暴利率堪與醫療業相提并論。
很快,“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之類的順口溜就在消費者當中流傳開來。
對于眼鏡行業,這似乎是一個真實的寫照。
業內人士:眼鏡業存在“暴利特區”
為何各眼鏡店會出現如此大的差價呢?“我賣的眼鏡,經過層層轉手,價格差可達30倍!”在北京潘家園的世紀眼鏡城,做了十余年眼鏡批發生意的浙江人伍先生向記者說。
據伍先生透露,可以說,目前鏡片的成本是配鏡店售價的10%,眼鏡業的利潤以“倍”來計算的。市場售價200元的眼鏡,其成本最多超不過10塊錢,眼鏡零售的平均純利潤率在50%以上,從出廠價格到零售店出售價格,最高毛利潤率可達到400%至500%。從消費者的心理來看,追求的是品牌和價格效,應因此價格低的眼鏡不一定賣得好。
以進口韓國樹脂鏡片為例,最低批發價為25至30元,質量稍好一點的為45至60元,在零售中卻可以賣到300元以上。如果是稍有名氣的樹脂鏡片如依視路、豪雅、蘇拿等,零售價至少可以賣到800元一副,但是進貨價也只在300元左右。
在鏡架材料中,鈦屬于比較高檔的材料,伍先生這里一副要150元左右,外面零售市場上至少在500到600元;高鎳屬于中高檔材料,伍先生這里賣50元,在零售市場就要200元以上;不銹鋼、黃銅和白銅是低檔材料,伍先生批發是4到10元,零售市場可以賣到幾十元。
“眼鏡配件從生產出來到銷售給消費者一般要經過這樣幾個環節:廠家—地區代表—銷售商—眼鏡零售店。如果出廠時是100元,到了地區代表那里可以加上十幾元,到銷售商那兒再加一點,加價最多的是最終的眼鏡零售商,可以加幾倍,甚至幾十倍。其實在我這里的進價全部加起來也就幾十元錢而已。”伍先生如是說。
就這樣,暴利被中間的流通環節各自截取。
伍先生還說,現在不少經營者貼牌冒充進口貨,將眼鏡貼上韓國、日本等國外的牌子,標價達1000多元。實際上,國內同材質眼鏡價格很低。比如,一副進價40~50元的眼鏡,眼鏡商貼上國外標簽,就能賣到800~900元,甚至更高。
“既然能這個價格出售,為什么還標得這么高呢?”采訪中,一位前來購買眼鏡的消費者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伍先生對此表示,這就是整個眼鏡行業常用的“把戲”。標出高價位,就是想讓消費者產生一種這是昂貴物品、一旦砍下來些價格就會有物超所值的錯覺。在經濟學上有個“買貴不買賤”的原理,就是消費者往往揀高價的東西買,越是高價的商品越好賣,一件衣服掛價100元無人問津,但加上一個0字成為1000元后卻很暢銷。
趕時髦的消費者,則盲目追求款式、材質的美觀、高檔,似乎不大會去計較商家的利潤空間。因此,眼鏡行業從來就激不起消費者的“民憤”。
但是,眼鏡對老百姓來說,是日常消費品,其中尤其是使用近視鏡和老光鏡的消費者,大多數是中低薪收入者、無收入者(學生群體)、領低退休養老金者,社會對他們的權益應予以保護。所以, 業內人士呼吁監管部門應整治一下眼鏡行業的暴利問題,使眼鏡行業不再成為無人問津的“暴利特區”。
平價眼鏡:讓暴利大跌眼鏡
眼鏡行業的暴利之所以能夠暴露,似乎應當歸功于2005年“眼鏡直通車”、“平價眼鏡超市”等一批平價眼鏡店的橫空出世,它從市場的角度,證實了眼鏡行業的的確確是一個暴利行業。
2005年,“眼鏡直通車”眼鏡店出現在廣州市最繁華的北京路商業圈,并以1/2至1/5的低價,讓暴利大跌了眼鏡。
所謂“直通車”即是所售商品直接從廠家進貨,減少中間環節,并憑借訂貨規模從廠家獲得最低的價格。這種經營思路與國美、蘇寧所采用的方式非常近似。
然而,“平價眼鏡超市”重現了2003年平價藥店出世時的多災多難,接連遭遇封殺。封殺的手段也不一而足:從供貨商集體停止供貨、同行上門“采購”,發展到供貨商上門撤貨……
記者對20位消費者就平價眼鏡問題做了隨機調查。在配眼鏡時你最關注什么的問題上,60%的消費者選擇了價格,僅有不到10%的消費者選了品牌這一項。
在你覺得平價眼鏡店靠什么實現“平價”這一問題上,有四個選項:A.降低房租、廠家直接進貨;B.減少自身利潤;C.產品質量相對較差;D.降低服務水平、質量。絕大多數消費者選擇了“減少自身利潤”這一項。
在配眼鏡時你最擔心什么這一問題上,共有三個選項:A.所配眼鏡度數不準;B.品牌的真實度;C.眼鏡的售后服務。高達90%的消費者選擇了所配眼鏡度數不準。
但是,僅有不到40%的消費者認為平價眼鏡店將能成為一種趨勢。
綜觀“全國十大暴利行業”,上榜的大多是壟斷行業,如高速公路業、殯葬業、電力業、有線電視業、教育業。但是,為什么一個既不屬國家壟斷,又沒有政策庇護的眼鏡行業,竟然可以跟壟斷行業一樣,贏得如此暴利?
一位業內人士說,由于眼鏡市場購銷兩端的信息極不對稱,雖然同行之間競爭激烈,但卻都抱住高利潤不放,消費者并沒有從競爭中獲得實惠,這和醫藥市場的狀況有些相似。
業內人士指出,眼鏡行業發展當中遇到的問題,正是體現了市場經濟從無序到有序、從不健全到健全的完善過程。一個行業形成了所謂“價格聯盟”,也就離這個行業告別暴利的日子不遠了,曾幾何時,家電業、零售藥業的“鐵血盟約”也都土崩瓦解。隨著國家市場經濟秩序的進一步完善,眼鏡行業也必將產生根本的變化。
眼鏡暴利鼻梁難以承受
2008-03-11 14:57 中國質量萬里行 辛國奇 白戰林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粉鍋洗拖把 湖南雨花亭無名粉店被責令關門整
- 2巴比饅頭豆漿超齡半年 負責人稱生產日期打錯
- 3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實施
- 4遼寧鳳城供暖不達標 市民寒冷中苦熬迎春節
- 5體操隊總教練被曝享巨額招待 17人花費16萬
- 6網曝廣佛地下“援交網絡” 高中大學生當“援
- 7中石化被曝“獎金門” 虛假套現1400多萬
- 8工程院新院士名單涉嫌泄露:32人1個月前被猜
- 9湖北江陵“最牛女縣委常委”范潔 26歲4年升遷
- 10網曝四川某副縣長穿五六千元名鞋視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