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重慶晚報》報道,美茵河谷一“偽裝”基站桿外敷有仿樹皮層。圖/東方IC
7月25日,美茵河谷突兀在綠帶中的“大樹”基站,《重慶晚報》對此進行了報道。圖/東方IC
日常生活的小區中,一棵常青樹,一盞不亮的草坪燈,一個沒有風扇的空調,甚或一個與太陽無關的太陽能熱水器,都可能是手機基站的“偽裝變形”。在這些“問題樹”“問題燈”被媒體披露后,遭到不少業主的強烈抵制。同時,運營商一方面要面對手機信號不佳的投訴,一方面要面對拆除基站的糾紛,矛盾一直未解決,并不斷被激化。
業主 憂慮健康 聲討物業
日前,有媒體報道了基站通過各種喬裝打扮“潛伏”到小區中后,各個小區論壇再次出現一波討論“偽裝基站”的熱潮。
8月9日,焦點房產網上城(暢茜園)論壇成員wmfrst發帖稱,“6號樓屋頂靠近3號樓一側,安裝了一個偽裝成空調的手機發射基站!彪S后,其呼吁“業委會應發揮應有的作用,責令物業和通信公司立即拆除偽裝的基站!”其后有業主回復稱,“院子里每天都有那么多老人、孩子、孕婦在活動,每天都籠罩在輻射當中!太可怕了!”
記者在焦點房產網搜索“基站”后,共出現91篇相關文章,絕大部分都是業主討論小區內偽裝基站的內容,這場討論涉及到京城數十個小區。
記者發現,除了討論小區偽裝基站的位置以及危害外,大部分業主并沒有直接把“槍口”對準運營商,而是聲討物業“瞞天過!保瑹o視業主的權利。有業主聲稱要罷交物業費,因為“通信公司已經替你交了物業費,或者說你已經用健康值去抵了物業費。”
物業 沒信號也不敢裝基站
由于很多小區安裝基站之前沒有通知過業主,物業與運營商商談后就“靜默”式地進駐了小區,運營商會給物業方面一些電費補償和場地費。對此,記者對部分小區物業方進行了“側面”調查。
東三環外首城國際小區,當記者向物業反映小區手機信號不好,小區是否有基站覆蓋時。物業工作人員表示,小區附近有基站,但小區內沒有基站覆蓋,小區內為了保證信號已經在樓道里等很多隱蔽的地方安裝了信號擴大器。物業現在能避免基站建設盡量避免。
記者從工信部專家處了解到,信號放大器屬于智能增益型天線,是微蜂窩覆蓋,覆蓋半徑要比小區內的宏蜂窩覆蓋小得多,因此輻射比宏蜂窩覆蓋小。
在南二環的陶然北岸小區,小區內幾乎沒有移動的手機信號。物業方表示,原來小區附近的建筑物上有基站,后來小區業主聯合去相關部門投訴,基站被拆除后,雖然用戶多次投訴信號問題,但小區內也不敢引入基站。
不過,有電信業專家披露,有的小區開發商挾用戶以令運營商,以輻射的名義要求開發商交進場費。業內人士稱,七年前運營商進一個小區,每平方米提供一塊錢左右的補助,現在已經翻了至少五倍。運營商沒有這個精力和人力去開拓此項業務,現在都把進駐小區基站的業務談判進行外包,有很多與物業關系不錯的公司就攬下了此活,運營商只負責最后的承建工作。
運營商 基站偽裝“不得已”
運營商內部人士向記者坦言,“偽裝”基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一方面是許多業主投訴網絡覆蓋不全信號質量不好,一方面基站附近的業主又非常抵觸運營商在小區內架設基站,讓運營商陷入兩難的境地。
3G產業聯盟秘書長項立剛(微博)表示,手機信號、3G網絡的好壞,都有賴于基站的覆蓋和布局。手機用戶又想信號足,又想身邊沒基站,這本身就是個矛盾體。很早之前,設備商就已經制造出各種“偽裝”的基站,今后偽裝基站將成為趨勢。
但是,該人士也坦言,當媒體曝光了各種偽裝的基站造型后,用戶更會產生擔憂,若基站沒有輻射為什么運營商要把基站喬裝打扮后潛伏在小區?在小區建設基站將更加被排斥,今后進入社區的工作也會阻力重重。
專家 應明確告知輻射安全范圍
工信部相關專家介紹稱,基站的功率和設備頻率都有嚴格要求,是經過了無線電委員會的選址調試和環保局的檢測驗收的,但是,用戶還是擔心基站輻射對人體的危害。針對用戶既要保護身體健康又要保證通信質量的要求,建議運營商采用公開透明的程序,把基站功率、安裝位置、對周圍可能帶來多大的輻射等向小區業主公示,在取得業主諒解后再安裝基站,而不是私下被物業方允許安裝后就直接安裝。
但是,有運營商人士卻表示,由于缺乏對輻射常識的了解,運營商公示后反而會引起業主的恐慌過度維權。在目前電信法沒有出臺的情況下,相關的主管部門,應該明確向社會告知,什么樣的輻射量是人體可接受的安全范圍,基站的發射功率多大對人體無健康傷害,基站與人體相隔多遠是安全距離!霸趯娊逃笔У那闆r下,僅依靠運營商自身的安全知識宣傳是沒有說服力的!痹撊耸空f。
■ 相關規定
《電信條例》第47條規定:“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可以在民用建筑物上附掛電信線路或者設置小型天線、移動通信基站等公用電信設施,但是應當事先通知建筑物產權人或者使用人,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向該建筑物的產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支付使用費”。
■ 鏈接
國內標準比國際嚴格
有報道稱,醫學研究證明,長期處于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郭克利曾介紹,國家環保、衛生等部門先后制定頒發了《環境電磁波容許輻射強度分級標準》《電磁輻射防護規定》《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等多部法規和技術標準,明確規定通信基站電磁輻射要小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每平方米0.4瓦)。據了解,目前歐盟的標準是每平方厘米900微瓦。
記者從運營商處了解到,一般2G通信基站的功率為10瓦到15瓦,而3G頻段由于穿透性不如2G,其發射功率稍大在20瓦左右。而手機實際使用中的功率平均在零點幾瓦左右。
由于電磁波在空氣中的衰耗很大,若基站距離用戶10米,基站對人體的輻射值與手機一樣。不過該說法未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確認。
各國電磁輻射標準
。▎挝唬簎W/cm2即微瓦/每平方厘米)
中國 40
國際非電離輻射委員會 900
香港電信管理局 900
歐洲電子技術標準委員會 900
日本郵政省電信技術委員會 1000
澳大利亞 200
美國FCC(1982) 3000(KO.)
來源:donews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