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千拉面“骨湯門”后續報道
廈門工商在當地查處味千一家加工作坊,其營業執照竟是重慶味千餐飲文化有限公司(下稱重慶味千)所有。但重慶味千的注冊地九龍坡區楊家坪斌鑫世界城,卻僅是味千一個賣場,其張姓市場運營負責人對“重慶是否有加工中心”的問題避而不答(本報曾做報道)。到底是什么讓味千對“加工中心”諱莫如深?
據味千內部人士透露,重慶味千已遷至成都,在重慶的加工廠亦在三年前遷到成都市高新區石羊場。本報記者在成都市高新區石羊場調查發現,種種跡象顯示,位于石羊場的味千經營場所就是其川渝加工中心,但味千員工表示僅是配送中心。而在當地工商、質檢、食藥監等管理部門調查后發現,均沒有任何與味千相關的記錄。
爆料:加工中心遷到成都
重慶味千到底身藏何處?本報記者在重慶多方尋找近一周時間,依然不見蹤影。一位味千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重慶味千已是“空殼”,辦公場所早已搬到成都。
“在重慶味千的公開信息資料中,顯示地址在九龍坡,其實早就遷址了。”該人士表示,重慶味千主要負責川、黔、滇、陜、渝、新等西區市場,目前,以其名義開設的味千拉面單店有200多家。
“當時味千有一個加工廠在沙坪壩區三峽廣場,就是現在的味千拉面三峽廣場店。”該人士稱,當初味千公司租了兩層樓。樓下是門市,樓上即是加工中心。這里每天生產出重慶市場所需的半成品,然后運往每個單店。
她說,隨著重慶味千辦公地點遷到成都后,三年前,其加工中心也搬到了成都石羊場。目前,川渝兩地味千店的所有原料均由其成都加工中心加工,然后發往各個單店,一周用冷藏車約送貨三次。
味千拉面三峽廣場店位于沙坪壩商業大廈二層,樓上是一家“炭火燒肉”餐飲店。“炭火燒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店已經營一年多,是味千拉面旗下經營烤肉為主的分店。該店員亦稱,該店以前賣面點,一年前經營轉向做烤肉。
該大廈物業管理方—重慶榮興物業管理公司稱,味千拉面買斷了其所有權,自行管理和經營。因此,物管對具體情況不清楚。
保安:面點加工廠已停產
據上述知情人士說,目前味千成都加工中心位于成都市高新區石羊場。無獨有偶,味千在網絡招聘時,曾多次留下同一個地址—石羊場新加坡工業園南二路5號。招聘職位多為生產、物流方面工種,與加工中心所需的職位基本吻合。這是否是味千成都加工中心所在地?
8月12日,記者前往成都市高新區石羊場實地調查。
當天中午,在搜尋兩個多小時無果后,記者來到位于新園大道10號的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石羊派出所。
該所一位民警表示,轄區內確有一家味千拉面加工點,但沒公開掛牌。“出派出所門口,往前走一小段路,右拐有一個停車場,進入停車場再往里走有條小巷子,右邊的一排平房就是味千加工點。”該民警告訴記者。
停車場入口處的門衛室,大門敞開,空無一人。一把印有味千商標圖案的遮陽傘斜靠在門衛室的后墻上,傘面積滿厚厚的灰塵。
幾位從門口路過的環衛工告訴記者,這家面條加工廠,已生產好幾年。“里面那排平房就是味千的面條加工廠。”一位年紀稍大的女環衛工肯定地說。
記者往停車場深處前行約五六十米,右手邊就是那排平房。平房緊鎖,大門旁邊搭建了一個十分簡陋的棚子,周圍全是散落的廢棄物,如同一個垃圾場。這讓記者很難跟味千拉面高檔快餐的形象聯系起來。
隨后,記者返回停車場外大門繼續等待,一位常在附近等客的摩的司機告訴記者,每隔3~5天就會看到一輛中型卡車把面粉運到這里卸貨。“聽說是在加工味千拉面的面條。”他回憶說,“有一次還讓我幫忙卸貨,我擔心弄臟衣服就沒答應。”
8月12日下午5點多,記者再次來到平房時,兩名中年男子在門口聊天。
“我們只是這里的保安,不是味千的員工。”其中一位稍胖的男子表示,這排平房是他們平時的住處。
“我們也聽說味千出事了,但具體情況不知道。”另一男子告訴記者,這排平房從中間隔斷,前半部分是他們的宿舍,后半部分才是味千拉面的加工點。
據他們說,這里確實是味千拉面的面條加工點。前些日,突然停產。味千拉面的生產工人并不住這里,他們平時都從巷子盡頭那扇門進出。
“停車場斜對面那棟樓二樓,是味千拉面的加工中心,規模比這大得多,這里只加工面條。”那位稍胖的男子指著大約二百米遠的一棟樓說。
調查:味千加工中心現身
按保安提供的地址,記者來到物流園區。大門上方的門牌號顯示:新園南二路5號。記者留意到,這正是味千在網絡招聘時留下的地址。
大門處,貼著一張拆遷通知:2011年9月6日后開始拆遷園區廠房。記者看到,廠區大門銹跡斑斑。
園區空地上,幾輛大卡車正在卸貨,工人們正忙碌地將空地上的貨箱抬進倉庫。但味千拉面加工廠依然不見蹤影?
兩位正在拾荒的老人告訴記者,園區內確實有一家味千拉面加工廠。“就在進門左手邊的那棟大樓的第二層。”其中一位老伯告訴記者,“你一直往前走,在這條路的盡頭往左拐,看到一個運送貨物的通道,進去上二樓,就是味千的加工廠。”老伯告訴記者。
通道門口,堆著裝滿醬料、煎炸專用油、飲料的紙箱和藍色塑料筐。在這堆貨物中,記者發現了一箱味千拉面專用千味油。
沿著臺階上樓,樓道兩邊的墻體布滿了污跡,不少地方已開始脫落。丟棄的飯盒和垃圾袋凌亂地躺在樓梯間。此時,陣陣機器轟鳴聲不時從二樓傳來。
二樓靠門的房間漆黑一片,墻角堆放著廢棄的紙箱、泡沫和塑料袋,右邊是一個正在運行的電梯。里面像是一個生產車間,記者看到車間門口張貼有“味千成都加工中心”字樣。
記者擔心暴露身份,隨即上三樓等待,期間不時有工人上上下下。下午6點半,當記者下樓時,加工中心的卷簾門已拉下。樓下路邊有一個盛滿水的池子,灰黑色的污水正在汩汩冒泡。
工人:只是配送中心
8月14日,記者再次來到該物流園區,這棟大樓的兩個出口都堆滿了味千的食用油、咖喱粉等相關專用產品。
在大樓第二層的加工中心,記者看到,靠近門口的一個房間里,裝滿了紙箱,工人們正在搬運貨物。
當記者表明身份后,現場工人均不愿多說。其中一位工人告訴記者,這里只是味千拉面在成都的配送中心,并沒有加工中心。
既然是配送中心,為何打著“味千拉面成都加工中心”招牌?工人都表示“不知道,具體情況要問負責人,負責人不知道什么時候過來”。
在三樓負責保安的一位老人告訴記者,他只知道這里是味千的配送中心,沒見到加工中心。“他們在這里好幾年了,這次味千出事后,他們說生意都降了好多,發貨量也沒以前多了”。
盡管工人和保安均表示此處為味千拉面的配送中心。但記者多日蹲守發現,不時有穿類似白色食品生產制服的工人,到樓梯間來接電話。附近的人對此均不愿多說。
就在8月14日,記者又到十字路口對面的面條加工廠時,發現現場顯然被人打掃過。路中央的食品塑料箱不見了,地上用水沖洗得干干凈凈,巷子深處的大門處,還擺放著幾扇印有味千拉面字樣的玻璃門。墻角一小團蜷縮的膠紙,上面還印有味千拉面的字樣。
8月15日,記者再次返回成都市高新區石羊場的物流園區,與前兩次機器轟鳴、人來人往不同,卷簾門拉下,大門緊閉。記者透過卷簾門往里望去,里面一片漆黑。記者留意到,此處與8月14日在面點加工廠遇到的情形十分相似:以前堆積在門口的貨物已不見了,樓梯間明顯有水沖洗過的痕跡。
工商:物管確認是加工中心
8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成都市高新區石羊工商所。該所工作人員通過內部系統查詢后告訴記者,沒有查詢到轄區內任何有關味千的登記注冊記錄。當工商人員前往該加工中心時,這里已大門緊鎖。工商人員表示,他們將進一步調查。不過,據參與檢查的工商人員透露,經詢問園區物管后確認,這里就是味千拉面的加工中心。
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管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味千拉面方面沒有向該局提出申請許可。
于是,記者又來到成都市質監局,該局食品處相關負責人查詢資料后告訴記者,目前,在成都市高新區石羊場,沒有味千提出申請的任何記錄。
昨日,記者致電味千上海總部。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能將電話轉接到負責媒體的聯絡人。對方表示,將記下記者的問題,然后跟記者聯系。不過,針對記者提出的“目前川渝市場的貨源從何而來?”、“加工中心位于何處?”等系列問題。截至昨晚記者發稿時,味千方面仍未回復。
味千拉面郫縣新廠9月份才竣工
如果石羊場不是味千拉面加工中心的所在地,那么是否還有其他地方?味千公開信息顯示,近兩年,味千將投數億元在上海、天津、東莞和成都建工廠。據稱,建成后,將滿足1500~2000家門店的原料和半成品需求。其在成都的廠址位于郫縣。8月14日,記者在郫縣永和路上發現,“味千食品”的宣傳標示掛在路旁街燈桿上。一十字路口,一幅巨型廣告牌匾上顯示:這就是味千食品發展(成都)有限公司的廠區所在地,2010年9月開工,將于2011年9月竣工。很顯然,還在施工的郫縣廠區,也不會是味千現在的加工中心。那么味千加工中心究竟在哪里,目前仍不得而知。
味千昨復牌跌7.24%
因“骨湯門”危機從5日起開始停牌的味千拉面昨日復牌,開市跌14.86%,之后跌幅收窄。截至收盤,味千中國跌7.24%,報9.74港元,成交3.92億港元。
據了解,“骨湯門”事件爆發前的7月22日,味千收報17.62港元,隨后兩周時間,其股價跌幅超過40%,公司總市值縮水超70億港元。“骨湯門”事件爆發后,多家國際投行對其的評級由“買入”下調為“持有”。(重慶商報 記者 郭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