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景友沙漠優質水 被質疑為“致癌水” 專家解析——
溴酸鹽超標 礦泉水中最多見
近日,內蒙景友沙漠優質水等6種飲用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該公司表示因水井塌方,加大臭氧濃度滅菌,才導致生產的礦泉水中溴酸鹽超標。
“采用臭氧滅菌,是國內礦泉水行業的主流滅菌方式,可生成溴酸鹽,如果企業不懂得控制臭氧濃度,肯定會出現溴酸鹽超標的情況,這在礦泉水中比較常見。”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科郝鳳桐主任表示,通過加熱或過濾,很難去除溴酸鹽。
飲水衛生是關乎人類安全的大事。為了消滅飲水中的致病微生物,近百年來世界各國廣泛使用氯氣飲水消毒的方法。氯氣處理水量大,成本低,且具有持續消毒作用。1974年曾有報道,飲用水加氯消毒過程中能夠產生三氯甲烷等有害物質,人們開始關注水體氯化消毒的副產物。
此后,人們發現臭氧作為一種強氧化劑,能氧化分解水中多種有機物,迅速殺滅人和動物致病的各種病菌、病毒及原蟲等微生物。但是臭氧消毒飲用水也存在缺陷,最大的問題是容易產生潛在有害物質溴酸鹽。溴酸鹽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定為“2B級”的潛在致癌物。
我國標準
參照國際行業標準
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飲用水水質標準》中溴酸鹽限值從25μg/L修訂為10μg/L。
美國環保局飲水標準中規定溴酸鹽的最高允許濃度為10μg/L。
我國2009年10月1日起頒布實施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中規定,溴酸鹽含量不能超過10μg/L。
水源滅菌 氯氣臭氧均有短板
礦泉水中 溴酸鹽超標多見
2006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報告,對從超市中購買的12種瓶裝礦泉水樣品進行檢測,溴酸鹽檢出濃度在0.89μg/L—48.2μg/L之間,其中有2種瓶裝礦泉水中溴酸鹽含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所規定的10μg/L。
2008年,我國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從該省7個城市隨機購買了40瓶瓶裝水進行檢測。其中純凈水18瓶,礦物質水9瓶,礦泉水6瓶,山泉水7瓶,另采集城市飲用自來水樣6個。
檢查發現純凈水和自來水樣品中溴酸鹽含量全部合格,而山泉水、礦物質水和礦泉水溴酸鹽含量合格率分別為71.4%、66.7%和50%。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在官方網站公布,對瓶(桶)裝飲用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18種飲用水產品登上黑榜,其中6種飲用水被檢出溴酸鹽超標。
實際上,在2004年,可口可樂公司一礦泉水品牌,因溴酸鹽超標在英國被召回。目前,礦泉水生產行業已意識到溴酸鹽超標現象的存在。
文/記者 范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