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城市民在超市選購洗護用品時發現部分商品穿上了“升級的新衣”,價格也隨之漲了不少。另外洗護用品的促銷力度也是雷聲大,雨點少,大不如以前。
1日,記者在一家超市的洗護用品區域看到,洗護用品品類繁多,整齊有序地擺放在貨架上,不少市民正在選購。
“洗發水我一直用這個牌子,以前買的用完了,今天想再買一瓶,可是發現換包裝了,價格也漲了不少。”喬女士手里拿著一瓶400ml的某品牌洗發水說,“記得以前好像是35元左右,現在漲到39元多了。”
記者大體看了一下貨架上的商品,不少品牌包裝上標注著“全新升級”、“全新上市”等宣傳語,或者同種品牌打出“去屑止癢”、“養根護發”之類的語句。一工作人員主動上前介紹說:“這是新升級配方的,添加了許多營養成分,當然價格會比以前高了。這款是去屑止癢的,效果挺好的。”當被問及具體添加了哪些成分時,這位工作人員聲稱不清楚。
張先生剛剛在收銀臺結完賬,走過來把手里的袋子一揚:“就一瓶洗發水、一瓶乳液、一管牙膏,花去我110元,這價格真是要命。”“洗護用品也算生活必需品,沒轍,再貴也得買啊!”一旁的張先生唉聲嘆氣地說。
洗護用品的促銷大不如以前,以往給力的促銷已經鮮見,現在只是象征性地下調幾毛錢。記者在促銷商品里看到一款洗潔精,由原價9.1元變為8.9元,便宜兩毛錢。還有一些商品甚至只便宜一毛錢。幾位消費者望著巨大的促銷宣傳板,直說“雷聲大雨點小”。
“現在什么都漲價,洗護用品的成本大大提高,價格雖漲了,利潤卻大不如以前。以前那么大的促銷力度,確實很難再看到了。”一位姓高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采訪洗護用品批發商謝老板了解到,所謂的升級大都是“換湯不換藥”,成分說起來不會有太大變化,“升級”多是為了漲價做準備。只不過現在大家一聽漲價就很反感,所以只好以“升級”這種運作模式搞點噱頭出來,比較容易被消費者接受而已。(見習記者 尹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