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賬
出租車司機認為,早晚高峰停運交班、出租行業面臨勞動力短缺等都是表象,“打車難”真正的原因是“出租車司機賺錢少”。
但在多家出租車公司負責人看來,“如賺錢少導致打車難,表現應是司機拼命干活以求多賺錢,路面上的車會更多,但現在的問題是打不著車。”
背著份錢“玩命干”月掙四千多
10月23日,早晨7點10分,摸摸口袋里的公交卡,張建(化名)出門擠公交。
家住房山長溝鎮南正村的他是北京一家出租公司的司機,這個3000人的村子,開出租賺錢的約有200人。每天清晨村口的公交站旁,都擠滿前往市區接車的出租司機。
上午9點,張建在六里橋接到出租車,數了數副駕駛匣子里的100元零錢后,開始“一天”的工作,記者全程跟隨計算。
從上午9點10分到下午5點,8個小時后,匣子里的現金變成557元。
“這8小時是給出租公司和加油站賺錢,剩下的時間才是我的。”張建說。
在車內坐椅上躺著休息了一會兒,下午6點30分,張建再次發車干活。
24日凌晨2點,蓮花池長途汽車站附近的輔路,張建再次停車睡了會兒。此時,匣子里現金為761元。
凌晨5點30分,張建又“瘋跑”一輪,早晨7點眼皮已基本睜不開,“得收車,跑不動了。”
到加油站排隊加油,張建趁著空當兒,抽出之前的100元錢,數了數一晝夜的運營毛收入,761元。
從23日到24日,張建出車22小時,實際運營近15個小時。這輛出租車,兩個人開,需交到出租車公司的車份錢是8280元,每人平均4140元。每輛車的油補1305余元,攤到張建身上的是650元。出租車公司將油補和545元基本工資直接扣除,張建實際每月交3000元“純份”。張建每月干滿15天,每個運營日需交份錢200元。
23日到24日的15個小時,一共跑了510公里,加油280元,減去200元的份錢,他賺了281元。
“每個月跑車15天,每天干15個小時,能賺4215元,這是我的極限。”張建說。
上百名司機證實,一般收入在兩三千之間,能上4000元的都是“玩命跑的”。
月交幾百管理費個體出租輕松賺
據統計,北京6.6萬輛正規出租車中,有近千輛是個體經營的。
王雅萍是一名個體出租車司機,她和丈夫換著開,中午晚上都不會跑太遠,一家人一起吃飯。每個月向管理部門交800塊錢管理費,雖然油價飛漲,夫妻倆一個月跑下來,“至少有一萬多元的收入,很輕松”,比起“一睜眼就背200塊份錢的出租車司機”,王雅萍自感滿意。
“要是玩命跑,每年賺十幾二十萬都有可能,很多個體司機都靠這個買了房。”“西城個體”王松說。
10月27日,王松上午11點出門,“閑得無聊了才出來跑。”他說,每個月把政府給的幾百元油補加進去,再交三四百元就夠管理費,其他的開支就剩油錢等,“跑車就是玩兒。”
當天,王松實際出車不到6個小時,毛收入430元,減去150元油錢,王松凈賺280元。
跟正規出租車競爭的,還有隱藏在各角落的黑車。 黃浩在地鐵通州梨園站附近“拉活”,同行評價為“好吃懶做型”,“他這樣的,一天四五個小時,賺三百元沒問題。”
的哥與公司爭議出租“份錢”收益
對于司機將“打車難”歸罪于“份錢高,賺錢少”,10月26日,北京市一家大型出租車公司負責人說:“出租公司不是暴利。”
他也算了一筆賬,拿單班車舉例,公司向每個單班司機收取5175元份錢,要向司機發放500多元的工資,還得為每輛運營車輛付700余元的燃油補貼,為司機上保險600來元,其余的是車輛折舊費用。“公司每輛車每月收益僅有400元,來維持公司運營和發展。”
上述說法得到北京多家出租公司負責人的認同。
按照這名負責人的算法,每輛車每月的折舊費約為1400元至1500元。
但按規定,單班出租車8年須報廢,雙班車為6年。
多名出租車司機稱,大多數出租車的成本價7萬元/輛,一輛車運營6年,每月折舊費不到1000元,運營8年每月折舊費僅七八百元。
他們稱,500余元工資,700余元燃油補貼,保險600余元,即便再加上1000元車輛折舊費,其成本也不過2900元左右,“出租公司每月能從每輛車的份錢中扒下2275元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