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英國女性年均購衣重量為體重一半 快速更新隨后被閑置
晨報記者 韓小妮
隨著網絡購物和平價時裝連鎖店的風靡,不少女性如今青睞購買款式時髦且有價格親和力的服裝。與過去相比,服裝的壽命大大縮短,消費者買得多,閑置的衣服也越來越多,這已經成為全球普遍的現象。為此,英國記者露西·斯格爾出版了《夢寐以求:時裝正在耗盡地球資源?》一書,指出近年流行的“快速時裝”正在加速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根據她的調查研究,英國大多數女性每年購買的衣服總重量達自身體重的一半,當代人購買服裝的數量是1980年時的4倍。
現代購衣量為1980年4倍
英國記者露西·斯格爾結合調查資料、統計數據和歷史檔案撰寫了新書,其中的一些數據頗為觸目驚心:2007年,英國每一秒鐘就賣出3條牛仔褲;2001至2005年,盡管單件女裝的平均價格下降了14%,但消費額卻增長了21%。根據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全球每年生產800億件衣服,光英國每年就有200萬件被扔進垃圾堆;英國平均每位女性每年購買衣物的重量約達28千克,相當于女性平均體重的一半,很多人衣柜里沒穿過的衣服有20件;當代人購買服裝的數量是1980年時的4倍。
其實,對于時裝的快速消費已經成為全球普遍的現象。然而由于價格便宜,加之面料、做工往往不佳,服裝的壽命大大縮短。
不少消費者買的多也扔的多。白領洪小姐幾乎每周都會在網上買幾件衣服。“我一般都挑兩百元以下的。價格不高,所以買的時候也不心疼,權當是排解工作壓力。”可是久而久之,家里的衣服越來越多,有些衣服買得不稱心或者過季后就不穿了。
對于不穿的舊衣服,她感到很煩惱:“捐獻舊衣的途徑似乎不多。如果就這樣扔掉又覺得很浪費。”記者在滬上某知名論壇上看到,討論購買衣服成癮、閑置衣服不知如何處理的帖子還真不少。
有人說:“本人超級愛買衣服。淘寶、商場看到款式不錯又打折的都忍不住要買回來。大衣類估計就有20件左右了吧,連衣裙、上衣,褲子等加起來起碼上百。家里面兩個中等衣櫥還要外加四五個大號整理箱,塞得滿滿的。現在已經慢慢在霸占爸媽的衣櫥了。”
滌綸褲“一生”排碳47千克
消費者容易忽略的是,一件衣服從原材料生產到制作、運輸、使用及廢棄處理,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并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根據英國環境資源管理公司的計算,一條約400克重的滌綸褲,假設它在中國臺灣生產原料,在印度尼西亞制作成衣,最后運到英國銷售。假設其使用壽命為兩年,共用50℃溫水的洗衣機洗滌過92次;洗后用烘干機烘干,再平均花兩分鐘熨燙。這樣算來,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約相當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
斯格爾認為,近年來流行的“快速時裝”正在加速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在印度,因皮革加工排放廢料,導致很多以河水為生的居民中毒;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因大量種植棉花供應服裝業,已令咸海水量減少15%,亞馬遜(微博)雨林遭到破壞也與服裝原料有關。
買衣服精挑細選更環保
斯格爾的書在歐美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很多人開始反思“快速時裝”,改變穿衣方式。對此,斯格爾給出的建議是,關注時裝是“怎樣、在哪里、被誰”制作的;提倡“慢時尚”,精挑細選,買質料較好、更持久耐用的衣服。在國內,珍古道爾(北京)環境文化交流中心等機構也曾專門發布報告,給出“低碳著裝”小建議。報告指出,“最環保的衣服是已經掛在你衣櫥里的衣服”。平均少買一件衣服所節約的能源使用,相當于減少約5.7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在衣物的使用中,盡量減少洗滌次數,用手洗代替洗衣機洗滌。此外,還可選擇降低洗滌溫度、改烘干為自然晾干、減少衣物熨燙等更為環保的洗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