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8日電(房產頻道 陳璞)在每年央視315晚會的投訴統計中,關于房地產行業的投訴總是位列前三,投訴重點年年都離不開房屋質量、合同糾紛、消費陷阱等字眼。
2011年以來,隨著房地產調控持續深入,很多開發商的資金鏈趨緊,于是將快速周轉奉為逆市求生的良藥。但是,一味求快帶來的品質下滑及諸多后遺癥也使得房屋買賣雙方摩擦日益頻繁。而在樓市被“降價潮”席卷的大背景下,除了房屋本身可能存在的質量問題,因降價引發的老業主不滿也成了發生爭執的焦點之一。
近期,遠洋地產、萬科等知名房企便連續遭遇了消費者的集體“抗議”,雖然同是“抗議”,但個中原因卻大不相同。
原因一:品質危機
案例:業主獻挽聯“悼念萬科已逝品質”
據《理財周報》報道,2月16日,萬科地產被爆料在全國20余個樓盤鋪裝使用了甲醛含量嚴重超標的安信品牌“有毒地板”,引來一片嘩然。當天下午,已經有憤怒的業主們來到深圳萬科梅林總部獻花圈,打出挽聯“哀悼萬科已逝的品質”。
雖然“毒地板”事件是否意味著萬科樓盤的品質下滑尚難定論,但帶來的負面影響已令多次遭遇業主“集體抗議”的萬科雪上加霜。
從2011年年底開始,伴隨著一些開發商的降價促銷行為,深圳有多個樓盤遭遇了業主的集體不滿,這些業主大多因房屋質量和服務問題不滿并且提出“補償”或“退房”等要求。萬科作為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龍頭首當其沖,成為眾矢之的。
近日更有一段視頻在網上流傳,內容同樣是一些業主通過類似“行為藝術”的方式像萬科表示抗議。3月5日上午, 20余名身穿白衣戴口罩的業主在青島萬科門前放置“挽聯”與“墓碑”,墓碑上寫著“悼念萬科英年早逝的良心”。
這些青島萬科藍山的業主對萬科“賣房時未告知附近有220千伏變電站”的舉動極為氣憤,旋即開始了一系列抗議事件。業主們先是在萬科藍山售樓處集合,聲討開發商給說法。2月27日上午,200余名萬科藍山的業主更是聚集在樓盤旁邊的變電站門前進行抗議。而這些業主此次是要求萬科提供青島萬科藍山項目工程環評報告。
短評:昔日的金字招牌今日卻成為眾業主以行為藝術表示抗議的對象,不禁令人扼腕。
這不由讓人想起房屋質量問題頻出的2009年,樓歪歪、樓倒倒、墻脆脆等事件次第發生,它們有一個共同的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一度房價下跌。而今同樣銀根收緊,同樣市場疲弱庫存高企,恍如昨日重來。這也不得不讓人擔憂,但愿“毒地板”事件不會成為揭開諸多房屋質量問題的第一張骨牌。
原因二:降價促銷引老業主不滿
案例:老業主打條幅討“血汗錢”
2011年10月,萬科銷售額如期破千億,但不可回避的事實是,萬科單月銷售額連續3個月下降。進入10月底,面對龍湖、中海多個樓樓盤降價促銷,萬科也被迫加入降價行列,除了位于北京的金隅萬科城直降3000元,萬科在深圳、上海的多個項目也推出優惠促銷活動,也正是因為降價,深圳萬科清林徑項目引起了老業主的不滿和抗議。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2011年11月5日,深圳萬科清林徑項目的老業主高舉“萬科還我血汗錢”、“萬科,別讓建筑折磨生命”等橫幅在銷售部抗議。業主質問萬科:同一批房子,一起封頂、一起裝修、一起交樓,為什么自己的房價就要高出那么多?
業主代表表示,希望能通過補現金差額、贈送固定車位或者減免適當年限的物業管理費、提高家私家電或裝修標準、減免各項契稅等方式來獲得補償,以減少房價下跌帶來的損失。
萬科隨后發表聲明表示,遵守契約精神,不會支持違反合同契約的行為。清林徑項目在不同階段針對特定產品所推出的優惠舉措屬于正常合理的市場營銷行為,希望客戶理性面對價格變動。
對于降價引發的前期購房者沖擊售樓處事件,萬科也是所有開發商中最早、最明確表態不會給予補償的開發商。
短評:“防火防盜防老業主”!讓人啼笑皆非的是,“老業主”已然成為了令降價樓盤的開發商聞之色變的一個詞匯。盡管如此,急需回籠資金的開發商仍然不得不硬著頭皮走上降價之路。為了防止老業主鬧事,一些開發商在開盤時變得“偷偷摸摸”,晚上開盤,下午才確定開盤的具體時間和地點。更有甚者,最近杭州一家開發商竟然在降價前夕自己顧人砸了售樓處,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房價上漲皆大歡喜,但當房價下跌時,老業主們是不是也應該遵守一點“契約精神”呢?看來,樓市降溫的同時,購房者不理性的抗議行為也該適時降溫了。
原因三:前期宣傳過度包裝
案例:遠洋地產京、津樓盤相繼遭抗議
據財新網報道,2011年10月20日,30多名“遠洋一方”二期業主來到北京東四環的遠洋國際中心大樓前,抗議“遠洋一方”的建筑質量存在問題,同時小區周邊也沒有購房時開發商所承諾的幼兒園、小學等配套設施。他們指責開發商做虛假宣傳,要求遠洋地產高層出面給個說法。
業主在大樓外打出“欺詐”、“退房”等字幅,還舉起自己制作的樓房開裂、漏水宣傳圖,高喊“遠洋,騙人”“遠洋,欺詐”等口號,路人為之側目。
遠洋地產在給媒體的書面答復中表示,學校的建設、引進及開學等均由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最終確定,公司只能“竭盡全力協調相關部門”。遠洋一方項目對業主的所有承諾全部體現在《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對此,業主們也承認,在這份合同中,并未有任何關于配建學校的約定。
近日,天津遠洋城也因廣告宣傳的配套建設未能兌現而導致業主不滿,據天津當地媒體報道,有業主反應,當初在購買遠洋城小區的購買欲就是源于廣告宣傳中“三所名校一座城”的項目配套,但到今天為止,也只有小學在去年9月份建設完畢,但師資力量是否能達到實驗小學標準,還需有待考察。幼兒園、中學至今還是空空如野,蹤跡全無。在此狀況下業主們也紛紛到售樓處與開發商交涉,得到的回饋也只是讓業主繼續等待。
短評:買房送學籍、買房送戶口…隨著樓市成交量持續走低,除了大打價格戰以外,買房的“附加值”也成了開發商吸引購房者的重要賣點。但是,盡管開發商賣房的時候信誓旦旦,很多購房者發現,買完房以后,此前開發商所承諾的一切仍然變成了未知數。
總而言之,購房是買賣雙方的合同交易,對于購房合同之外的宣傳項目,消費者聽聽就好,不可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