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城網3月19日訊(張社旗)在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上,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登上質量黑榜,受到相關部門查處。其中跨國零售連鎖巨頭家樂福以次充好,并將過期食品重新包裝銷售的行為遭到曝光。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余音未了,石家莊北國超市卻再次曝出“質量門”,已經腐爛變質的食品堂而皇之擺上貨柜,以“生鮮”食品售賣,而標簽上顯示的日期竟是當天最新包裝不久。
超市“新鮮”菜品氣味刺鼻
3月19日上午11時許,石家莊市民張女士到北國超市談東店購物。在售賣豆制品的貨柜前,她看到一盒包裝好的“宮爆雞丁”,上面顯示的包裝日期是3月19日當天。為了中午做飯方便省時,張女士挑選了這盒“生鮮菜”,準備中午給孩子佐餐。沒想到,回到家打開包裝準備烹制時,一股刺鼻的腐爛氣味直撲過來,仔細查看時,原來是盒中雞塊發出的氣味。再看配裝的青椒、洋蔥、黃瓜塊等,許多已開始腐爛,根本不像19日上午剛包裝的鮮菜。
想起3.15晚會上曝光的家樂福超市偷偷改換食品包裝日期的鏡頭,張女士懷疑是否也遭遇了同樣的欺詐。于是,張女士打電話向長城網投訴。在張女士家,記者見到了這盒打開不久的“宮爆雞丁”,果如張女士所言,外包裝的保鮮膜上,清楚地印著2012年3月19日字樣,但湊近一聞,一股刺鼻的腐爛氣味直沖鼻孔,雞塊旁邊的黃瓜、青椒、洋蔥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變質腐爛現象。
隨后,記者帶著張女士購買的這盒“宮爆雞丁”,來到北國超市談東店。在一樓服務臺,記者把張女士剛剛購物的小票和那盒“宮爆雞丁”遞給服務員,希望他們能給個合理解釋。沒想到服務員簡單看了一下就信誓旦旦地說絕對是新鮮食品,只是因為雞肉塊事先用開水焯過,和洋蔥混包在一起才有類似腐爛的氣味。至于里面的生鮮菜品腐爛的問題,服務員也矢口否認,并說他們會上報店領導,盡快給張女士一個答復。
沒“權威鑒定”,只能打嘴官司?
下午3點半左右,北國超市談東店一位工作人員給張女士打來電話,再次明確表示張女士所買的是他們超市的“快捷菜”,里面的菜品都是事先焯過的,因為和洋蔥等密封在一起,難免串味;至于說洋蔥、黃瓜、青椒等有腐爛現象,這位工作人員堅定地說不可能,他們的菜都是配送中心統一配送的,都經過嚴格的檢驗,如果張女士不滿意,可以原價照賠,或再送一份新鮮的給張女士。至于張女士所說的菜有腐爛變質的現象,雙方各執一詞,沒有權威部門鑒定,也只能打嘴官司了。
聽了超市工作人員的說法,張女士氣憤地表示:看來,的確如這位工作人員所說,“因為沒有權威部門的鑒定”,消費者只能自認倒霉,吃啞巴虧。自己因為發現菜品有腐爛氣味,沒敢下鍋炒熟給孩子吃,否則炒過的菜外觀改變還更說不清了?或者,菜吃下去,吃壞肚子,更“死無對證”,還不定怪到喝過的水、吃過的饅頭等其他食品上也未可知。今天一早石家莊3月飛雪,氣溫驟降,尚且出現僅封裝一兩個小時就變味的情況,如果趕在炎熱的夏天,超市說是顧客未及時下鍋導致菜品變質也更未可知?
北國超市屢現商品“質量門”
其實,石家莊北國超市遭遇消費者投訴非止一次。去年7月,消費者郄女士從北國超市裕華路店購買一份鹵雞爪熟食,食用時發現雞爪變質;今年2月8日,一網友在北國商城地下負一層的北國超市購買超市自制的牛肉餡小籠包時,發現包子餡有酸味、骨渣子很多;市民張先生年前在北國超市談東店購買一箱杏仁露,結果到家發現外包裝袋里面裝的竟是核桃露……
一家在河北很有影響的零售企業為何頻曝“質量門”?每次遭遇投訴,北國超市都是退賠了之,但之后卻問題依舊。也許正如一位消費者所說:對于一個年銷售額過億的零售巨頭,區區幾元幾十元的商品,即使多賠償點都實在不算什么。但誠信是企業的生命,再多的錢恐怕也難買消費者“信任”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