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田珊 實習生 陳慶芳 李欣
在很多人印象中,家電賣場應該像超市一樣,明碼標價、價格說一不二。日前,記者走訪三聯家電、三聯商廈、國美電器(微博)、蘇寧電器(微博)等濟南幾家大型家電賣場卻發現,春季銷售旺季來臨,各大賣場優惠活動不斷,同一款家電產品的價格卻千差萬別。同一產品在不同賣場,不但標價不同,就連“議價”空間差別都很大。
現象 同一產品不同賣場差價上千讓人暈
在位于泉城路南側的一家大型家電賣場,記者以顧客的名義詢問一款標價為7999元的柜式2P變頻空調。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款空調售價7999元,目前沒有任何優惠活動。
隨后記者來到與這家店一街之隔的泉城路北側三聯家電賣場的該品牌專區,同樣擺放著同款同型號的空調,但是機器上沒有貼價格標簽。聽到詢價,銷售人員翻了一下價格表才告訴記者,“這臺空調優惠價格是 7599元。”見記者沒表態,對方接著說:“如果你今天買,我們可以給你優惠價格。”記者追問能優惠到什么價位,銷售員沉思了一下說“6999元”。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銷售員最終表示,如果暫時不要發票,最低可以6599元成交。
不光是空調,在這幾大家電賣場內,記者隨意選擇了幾款產品,都存在標價和差價不同的現象。在三聯商廈美的品牌賣場,記者以需要購買熱水器為由,咨詢了一款型號為F21B1標價1469元的熱水器,賣場工作人員小王立即表示,如果顧客想購買這款產品,價格還可以再協商。隨后這位工作人員給出了一個最低價1300元,但要求顧客不要說出去,而且這個價格需要當場下單方可。這位銷售人員還告訴記者,昨天有一位顧客同樣咨詢了這款產品,雖然她給出了最低價,但是由于蘇寧電器多贈送顧客一個炒鍋,最后這位顧客在蘇寧購買了這款熱水器。“我覺得很生氣,我也可以給顧客同樣的最低價,但是就因為少送了一個炒鍋,就少了一個訂單。”小王對此十分憤怒。同為這款美的熱水器,在蘇寧家電賣場卻標價1359元。
一款42英寸型號為E83RS的創維(微博)電視標價6999元,三聯商廈銷售人員表示如果顧客當天訂貨,最低可降至5799元。而在國美家電賣場,這款電視機標價就為5999元,同時,國美家電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最低價是5399元。還是同一款電視機,在蘇寧電器賣場內,標價與國美電器同為5999元,但蘇寧賣場“濟南市市民補貼”活動期間實際銷售價格要比國美貴200塊錢。
家電賣場價格的多變讓顧客摸不著頭腦。“同款家電價差這么大,我們買得心里不踏實。有些優惠和贈品,顧客不問銷售人員就不提。這樣買東西沒有信任感,擔心一不小心被忽悠。”前來為新房選購家電的劉先生說。
廠方 供貨價基本一致,差價原因在賣場
同一款海信(微博)電視,在三聯商廈,標價3999元最低賣 3799元;在國美,標價3799元最低賣3533元;在蘇寧,標價3799元不講價。對此,記者致電海信濟南總代理,他表示,廠家在給每個賣場包括旗艦店供貨時,其價格基本一致,至于為何出現銷售價格差異,他并不知情。
創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售后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對此則認為,同款創維產品在不同賣場存在差價現象,并不完全由廠家決定,各賣場在定價時還會考慮到柜臺費、人工費、宣傳費用等方面因素,這都會造成價格差異。
賣場 “亂價”讓銷售人員更有積極性
隨后,記者致電三聯商廈西門店,處理投訴熱線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三聯商廈是正規的、大型的賣場,都是明碼標價的,不會存在私底下議價的情況。如果有優惠活動,銷售人員會直接告訴你的。”當記者問到會不會存在私底下議價,可是賣場不知道的情況,工作人員表示可以直接打電話進行投訴。
一家大型賣場營管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廠家和商場在原則上都是不允許“亂價”的。但從目前的商業體系看,銷售人員按照銷售量計算提成。之所以存在掛牌價與成交價的空間,主要是讓眾多的家電企業的導購員有一定的生存空間;有的銷售員為了多賺提成不顧一切低價賣貨,也使得這種情況屢禁不止。“去年我們有一個員工,低價違規銷售產品,銷售量大增,一個月提成11000元,后來被廠家查出,罰金3000元,那個月他還賺了7000元。”
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很多消費者習慣了在買東西時討價還價,如果完全實行“一口價”沒有還價空間,會流失很多客戶。
消協、物價部門 “明碼”容易“實價”難
濟南市物價局價格檢查監督局工作人員28日告訴記者,家電商品實行市場自主定價,不在國家定價范圍。按照相關規定,家電賣場應該是明碼實價,使用藍牌價簽,不允許討價還價,但是真正實施并不容易。按照相關規定,如果商家標價時“低標高賣”,就涉嫌欺詐。但是對于“高標低賣”,物價部門暫時沒有采取行動。
記者了解到,所謂“明碼實價”首先是指經營者必須預先以規范的標價方式將價格告知進入交易場所的消費者,這是明碼實價的起碼要求。明碼實價是明碼標價的高級形式,凡實行明碼實價的經營者,不得以高于或低于標價與消費者進行交易;不接受討價還價,即使消費者有討價還價的要求,經營者也應堅決拒絕。“真正的明碼實價實行起來還是有些困難。”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消費指導部主任王云鵬28日告訴記者,“明碼”標價,這個大多數賣場都能做到,但是品牌商家競爭激烈,銷售員群體龐大,拒絕討價還價、標“實價”這一關,還是難以逾越。
【新聞背景】
多家賣場曾承諾“明碼實價”
標價與賣價有差距,討價還價長期以來是家電行業的潛規則,公眾對“明碼實價”的呼聲也由來已久。2011年2月26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出了《商業連鎖經營企業規范價格行為倡議書》,就合理定價、規范標價、明碼實價、完善價格管理制度、杜絕價格違法行為等提出行業自律要求。有家電賣場響應此倡議開始更換價格標簽,實行明碼實價。
2011年3·15前夕,國家發改委聯合中消協推出明碼實價的承諾活動,國美、淘寶、京東商城(微博)等14家企業當場簽署《明碼實價自律承諾》,承諾家電商品將實現明碼實價。時隔一年,記者調查發現,部分賣場情況好轉,如蘇寧一直堅持實行明碼標價,除優惠活動外,不允許討價還價。但不少家電賣場的討價還價聲依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