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本報“小崔暗訪”對一家面包企業將超市退回的到期面包再次銷售到市場進行了報道。而今年初,國家工商總局對于超市銷售的臨期食品專門做出了規定:要求必須設立警示標志,最好是能夠設立專柜,集中銷售。那么,本市各家超市究竟是什么狀況,臨期食品是如何銷售的呢?
人人樂宜白路店:到期饅頭變饅頭干
4月5日21:20左右,記者來到人人樂超市宜白路店,在食品區看到,此時的顧客已經不多,不少熟食柜臺的理貨員已經開始收拾現場。在超市內記者并沒有看到臨期食品銷售專柜,也沒有看到相應的明示標志。對于超市內有沒有設立臨期食品柜臺,超市服務臺工作人員表示:“我們超市就沒有這樣的柜臺。”
隨后,記者來到豆制品專柜看到,站在柜臺后面的理貨員正在將沒有賣出去的豆皮保鮮膜撕開,回收到一個紙箱里。從撕下的保鮮膜可以看出,這些豆皮的保質期都是當天。但從箱中回收的數量可以看出,顯然還有不少沒有賣出去。記者問及對這些到期豆皮是不是將銷毀時,這名理貨員毫不避諱地繼續撕掉包裝,將豆皮回收到旁邊的鐵盤內,說道:“不啊,我們給飯店啊,或者是食堂之類的,超市不都有食堂嗎。”
在超市面食區的展示臺上,記者看到碼放著不下20袋花卷、饅頭等面食。從這些面食包裝袋上的標簽也可以看出,保質期只是當天。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女子說道:“這些都是當天蒸的,還是挺好的。”記者問:“剩下這么多,要是賣不出去怎么辦呢?”對此,這名女子先是說:“賣不出去,應該是扔掉了吧。”但隨后,女子又低聲說道:“但有的時候也不扔,回收回去后,進行高溫處理,烘成饅頭干再賣。”
大潤發紫金山路店:贈品羊奶馬上到期
4月5日晚間,另一路記者來到了大潤發超市紫金山路店。在店內巡視了半天,記者也沒有發現臨期食品專柜。詢問多名店員,均表示并不知道有這樣的專柜,甚至連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對此也并不知情。相反,記者在該超市的乳制品專區看到,一種標稱由“山東陽春羊奶乳業有限公司”出品的羊奶正在進行“買一箱贈兩袋”的促銷活動。仔細觀看發現,贈送的兩袋羊奶已經被理貨員用膠粘帶緊緊地捆綁在箱子上。如果不將膠粘帶撕毀,根本無法看到這些贈品羊奶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記者將其中一箱上的膠粘帶撕開看到,作為贈品的羊奶生產日期為2012年3月3日,保質期為35天。由于3月份是31天,也就是說到了4月7日,這些羊奶就會到期,距記者到店的日期只有三天時間。但就是對這樣的臨期羊奶,記者并沒有看到任何警示。對于此事,該店值班負責人只是回答道:“我們無權接受采訪,您看到什么,就寫什么吧。”
本市多家超市:設立臨期專柜 警示標志明顯
是不是所有大型超市都是這樣呢?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華潤萬家、家樂福、樂購等多家大型超市對于臨期食品不僅都設立了專柜,而且也都按照相關規定設立了明顯的警示標志。在華潤萬家超市王頂堤店內,記者看到一塊巨型廣告牌上醒目地標注著“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字樣。此外,在廣告牌上還標有一行友情提示:“本商品為臨近保質期食品,請消費者購買后在保質期內使用完畢。”記者看到,柜臺上擺滿了糖果、飲料、餅干等多種食品。觀看這些產品的保質期發現,其中最長的距保質期到期還有三個多月時間,而最短的僅有不到一周時間。
在家樂福超市白堤路店,記者看到,超市的飲料區、雜貨區和冷凍食品區分別設立了三個臨期食品銷售專柜。每個區域的專柜上分別擺放著飲料、冷凍食品以及其他各種食品。該店負責人劉軍介紹說,之所以設立三個臨時食品專柜主要是考慮這些臨期食品不同的屬性。尤其是冷凍食品,一旦放到普通柜臺銷售,即使在保質期內,也可能發生變質,無法保證消費者的食用安全。設立三個臨期食品專柜,雖然占據了店內的一部分資源,但能夠保證食用安全還是值得的。
新報記者 崔楠 王子瑞 攝影 崔楠